泉州80后木偶班“掌”握人生 新剧下月初将首演(图)
【新演员】
踩恨天高,90度压手
因为老一代演员渐渐退出幕后,近年来由这群年轻演员挑起大梁。
刘美琴,现已成长为当家花旦。说起和掌中木偶的缘分,她笑着说,这是一桩阴差阳错的美事。
活泼的她,自小嗓音好,本想到泉州艺校学唱歌和舞蹈专业,没想到,面试才一亮嗓,刚好被经过的惠安县木偶剧团老团长听到,就把她收了。
入学前两年,练的都是基本功。手指功,一开始是最难的。刘美琴解释,木偶主要靠手来控制,手指一定要灵活。
食指负责控制头,大拇指负责一边的手,其余三只手指负责另一边的手,这样肩膀才能平衡。为了稳,要把手指掰成90度,像压腿一样压手。每次一练就是45分钟。刚开始一练完,手麻到动也动不了。
掌中木偶还需要练习举功。因为舞台在人的脑袋上方,演员们需要把木偶举过人的头部高度。刚开始练习时,手酸到不行。
有举功,还有脚功:穿高跟鞋。因为木偶戏最讲究舞台上的协调,为了保证台上木偶身高差不多,后台演员有时甚至要踩20厘米的恨天高。有时来回换道具,跑起来特别容易崴到脚。
给木偶“安”灵魂
庄雪燕在团队中,主攻媒婆角色。
媒婆的滑稽和大大咧咧,一定要通过她的手,传递给没有灵魂的木偶,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角色的魅力。性格文静的庄雪燕,为了琢磨到位,没少花工夫。
这次新剧,她还做了次创新:拜堂前,媒婆高兴地转起了花巾。这个动作人手直接操作还行,让木偶转花巾,是高难度的挑战,在以往的掌中木偶戏很难看到。
庄雪燕练了几个月。在家一有空,就拿一根筷子挑着花巾先练,后来改用更细的棍子,最后再用木偶转。庄雪燕说,木偶的手被衣服控制着,幅度小,转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力。
庄雪燕说,媒婆在台前表演时,自己在幕后嘴角也不自禁地上扬,高兴十足。当听到台前响起掌声时,更是兴奋。
想起当初,只听家人说学木偶可以分配工作,就误打误撞进了这行,如今14年的勤学苦练,庄雪燕觉得,“虽然很累,但那种满足感无法用任何言语表达。”
离开,又重新回来
曾伟红,当年也只实习了一年,因家庭原因走了。只是,去年10月份,得知新剧人手不够,她毅然又辞去工作,回到了剧团,参与新剧排演。
曾伟红说,当年离开剧团后,从事幼教行业,教音乐,但木偶始终让她挂心。走之前,她还买了两个木偶,珍藏在家。这么多年来,她有空就会拿出木偶练习基本功,从没断过。
家住泉州市区的她,排练时,得来回跑,曾伟红却乐此不疲。“我想,是团体的感觉,让我不舍得这里吧。”曾伟红说,同窗4年,即使是辞去工作,她也一直和同学保持联系。毕业10年,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这种感情很难得,她希望再次融入。
离开这么多年,曾伟红对木偶一点没生疏。她反而觉得,人生的历练,让她在演绎人物时更有感悟,她期待着自己这次的表现。
标签: 泉州木偶 《古城惠安女》木偶戏 泉州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