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名相曾公亮撰《武经总要》将火药发明传播世界

2014-06-06 15:16:09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查看原图
  • 曾氏大宗祠十分气派
  • 大厅内金碧辉煌,高悬众多金字匾额
  • 宗祠外观古朴而有闽南味
  • 龙柱上的雕龙栩栩如生
  • 《武经总要》中有大量火器的配图。图为火车,。(百度供图)
  • 《武经总要》中有大量火器的配图。图为单梢炮。(百度供图)

怀抱“富国利民”之志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清根认为,曾公亮是一位有着“富国利民”思想的北宋宰相,其中最闪光的部分,是他十分强调改革惩弊,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力荐改革派理论大师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辅助神宗改革。另外一方面,曾公亮讲科学,重技术,在《武经总要》中汇聚前人智慧,对军事和与军事有关的广泛领域内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同时整饬边防,倾力于国防建设。

“曾公亮,字明仲,晋江人。进士甲科。”明·黄仲昭《八闽通志·泉州府·名臣》中的记载,简明扼要。进士出身,在古代朝廷三品以上高官中,只能算是“标配”。其实曾公亮的父亲曾会,就是龙山曾氏家族的第一位进士。但在政治建树上,曾公亮对比其父,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福建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黄洁琼称,曾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政绩卓著。任会稽(今浙江绍兴)知县时,曾公亮发动民工修渠立闸,引鉴湖水入曹娥江,使周围百姓广受其利。知郑州时,曾公亮缉盗治恶,以致盗匪悉窜他境,郑州人夜户不闭,所以时人称曾公亮为“曾开门”。无论是在地方为官还是在朝廷任职,曾公亮都时刻以百姓利益为重,宋人对他评价很高。而曾公亮在政治中的“开闸引流”,最主要还表现于他后期对于人才提拔的重视,在他大力推举的人才当中,最出名的当然就是日后有“拗相公”之称的王安石了。

《武经总要》成军事经典

在曾公亮所处的年代,北宋已开始走向衰败,他很想扭转这一局面,因而毕生都以富国强兵为奋斗目标。《武经总要》是曾公亮、丁度等人在宋仁宗当朝之时奉敕修撰的一部兵书。此书分前后两集,“前集备一朝之制度,后集具历代之得失”。

“球重五斤,用硫黄一十五两,草乌头五两,焰硝一斤十四两,芭豆五两,狼毒五两,桐油二两半,小油二两半,木炭末五两,沥青二两半,砒霜二两,黄蜡一两,竹茹一两一分,麻茹一两一分,捣合为球,贯之以麻绳一条,长一丈二尺,重半斤,为弦子。更以故纸一十二两半,麻皮十两,沥青二两半,黄蜡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炭末半斤,捣合涂缚于外。若其气熏人,则口鼻血出。二物并以炮放之,害攻城者。”这是我们在查阅《武经总要》时,看到的关于“毒药烟球”的制法,内容非常详尽。实际上,《武经总要》详细记载的火药配方有3种:火炮火药方、毒药烟球火药方和蒺藜火球火药方。《武经总要》中一共记录了十几种不同式样的炮,有单梢炮、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虎蹲炮、柱腹炮、旋风炮、合炮、卧车炮、车行炮、行炮车等,还有一种只用两个人的轻便的“手炮”,能发射半斤重的炮弹。

我们还发现,《武经总要》前集20卷内容非常实用,包括选将用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古今阵法、通信侦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战、武器装备等都有分章介绍,特别是在营阵、兵器、器械部分,配有详细的插图,这些精致的图像使得当时各种兵器装备,至今仍能具体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史的极宝贵资料。后集20卷则辑录历代用兵故事,论述阴阳占候(气象预测),使得大量的中国古代军史资料得以保存下来。

虽然《武经总要》中所记载的火药火器还是初级的,但是中国人首先成功地发明并使用火药,因而最早解决了将火药应用于军事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武经总要》为中国和世界的火器发展史和军事技术发展史写下了光辉的第一页,成为世界上许多研究兵器的史学家的珍贵资料。曾公亮也被诸多史学家们推崇为“世界军火家的启蒙之师”。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更是大赞《武经总要》为“巨著”,认为“火药,西方落后于中国的大致时间为五至六世纪……”李约瑟还尊曾公亮为“现代武器的鼻祖”。

富国强兵之路的求索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经总要》内还记载着中国的边防地理资料。《武经总要》载,北宋朝廷“命王师出戍,置巡海水师营垒”于广南(即广东),“治鱼入海战舰”,“从屯门山用东风西南行,七日至九乳螺州”。据陈培坤先生介绍,“九乳螺州”就是今天的西沙群岛,这表明当时的北宋朝廷已把西沙群岛置于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因而派出海军到该处巡逻。《武经总要》的记载能充分说明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祖国在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时,提供着无可争辩的历史证据。

在政治上支持变法,在经济上力促改革,在军事上推动革新,曾公亮一生中做了许多对国家有益的尝试。晚年时,他将其富国强兵的夙愿寄托于王安石身上,多次在神宗面前推荐王安石,为推动北宋的“熙宁变法”竭尽全力。虽然王安石变法最终宣告失利,但富国强兵之梦,却从未在中华大地沉沦。

而今,中华民族再度踏上富国强兵之路,中国古代富国强兵的理论与实践,在此刻也愈发显示出了它的珍贵与重要。

本报记者 吴拿云/文 戴涵琦/图(除署名外)

[责任编辑:陈健]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