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复兴之裴巷:裴仙杀蟒永留芳(图)

2014-07-14 10:10:07 来源: 东南早报

0浏览 评论0
查看原图
  • 裴巷102号,中西合璧的建筑,显示着主人家曾有人“下南洋”的经历。
  •     夜幕降临,裴巷一家老理发店还在忙碌着
  •   裴巷110号红色门楣上,赫然写着“彩华古地”
  •     裴巷27号,原来上帝宫所在的位置,如今成了颇具创意的“大拾堂”。
  •     去年台风天,梳妆楼完全坍塌,仅存一楼的一堵围墙。照片为倒塌前的样子。
  •     裴巷106号是一座至少百年历史的古厝,站在裴巷过道上,古厝外墙与裴巷102号吴氏洋楼的围墙连成一片。
  •     (黄晖 绘)

一条巷子五座庙每座庙都有故事

住在裴巷的老泉州人大抵知道,昔日整条巷子共有大小宫庙五座。除了彩华宫、已毁的王爷宫,还有上帝宫、仙公宫,还有已经叫不上名字的小宫庙。

上帝宫原位于裴巷27号,始建年份不详,奉祀玄天上帝,为华仕铺铺主宫。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被改为开元街道新春社区居委会驻地。今旧殿尚存,布局结构有所改变。

仙公宫即裴仙公宫。在裴巷南口西侧,即裴巷1号,为东向。始建年份不详,祀裴仙公。现址变为店面。

关于裴仙公有个传说。裴道人是修道之人,60岁那年的某一天,他佩剑前往百源川池。时至深夜,只见一条大蟒蛇由远及近地游窜过来。众人惊惶四散,裴道人纵身跳起,一剑刺中蟒蛇眼睛,蛇负痛向北逃遁。裴道人紧追不舍直至清源山,只见蟒蛇钻进了山洞,他随即搬来大石把洞盖上,并坐在石上升天成仙。郡人在他成仙的大石上,用泥人选其躯以祀,号蜕岩。

裴 巷22号

深巷梳妆楼 在时光流淌中倾塌

2007年早报曾经报道过裴巷内的梳妆楼摇摇欲坠。去年台风天,梳妆楼完全坍塌,仅存一楼的一堵围墙,当年讲述故事的汪奶奶已不在人世。

如今住在这里的,是汪奶奶的两个儿子。汪奶奶的小儿子陈锦成说,楼已倾塌,住在里面的几代未出阁女儿均已不在人间。兄弟俩翻建了老宅,却舍不得那些古色古香的门扇,他们留着门扇和梳妆楼的老照片。

雕梁画栋楼内住过闺秀

当年尚在人世的汪安,是汪家的女儿,她的父亲和兄嫂在香港营生,母亲说,老屋不能没人看守,于是,汪安被留了下来。

汪奶奶当时回忆,老宅其实不是自家建的,而是数十年前,父辈向别户人家买来的。听说这宅子原来的主人由于家道中落,将整座宅院卖给了汪家。老宅内有一梳妆楼,坊间传为大户人家未出阁女儿所住的“小姐楼”,听说过去是小姐住的地方。

汪奶奶出嫁后,与丈夫住在楼内,楼为木结构,共两层,上下层各有两房一厅。楼内雕梁画栋,十分精美。上世纪50年代,在街道工作的郑桂秋值夜时,曾借住在楼里,如今年近八旬的他还记得,梳妆楼那时候虽然破落,却看得出初建时的精良工艺。

年久失修台风天里坍塌

陈锦成记得,母亲曾说过,梳妆楼是和老宅一起建成的,有100多年历史。外公传给了母亲,母亲又传给了他们兄弟俩,本来老宅除了有梳妆楼,还有大厅、厢房、后房,天井围墙边还有一口老井,总面积有500多平方米。

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木结构建筑容易遭白蚁侵蚀,上世纪80年代,梳妆楼二楼的一部分建筑就倾塌了。

汪奶奶在世时,曾努力阻止建筑的倾倒。除了年久失修之外,围墙外的桑树飞快生长的枝叶和根部,也不断侵蚀着老宅地基和梳妆楼的墙体。

而由于老宅过于破落,容易进水,2009年,陈锦成兄弟俩把房子翻建成如今的样子。

标签: 泉州西街 泉州古城复兴 裴巷

[责任编辑: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