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丝故事:驻外大使一句话牵出一座馆(图)
2014-08-02 09:09:41 来源: 东南网
转机
袁大使为什么要为泉州“打广告”?原来,他曾在福建省委宣传部任职,对泉州的“海丝”历史与文化,印象深刻。
然而,好事多磨。联合国此次的考察活动规定,每个国家只能选一个考察点。广州行程既定,更改是不可能的。为了给泉州争取机会,袁大使特地写了封信给泉州市。
很快,王连茂和同事们得到了来自泉州市委的指示。他们花了2个月的时间,迅速编了一本书,详细介绍了泉州丰富的海交文物史迹和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
书出版后,泉州先后将书递交到北京的协调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阿曼国王。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地在阿曼首都,再次召开会议,会议最终敲定,中国的考察点增加泉州!
转机出现了。按照联合国的要求,考察地当地要有一个博物馆来做相应的展示、展览。这样,被“缓建”的海交馆新馆终于被摆上了议事日程。
生机
1991年春节,赶了一年工的新馆,在联合国考察团抵达泉州的五六天前,正式完工。
考察团此行,带来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外交官、学者、记者,除海交馆外,他们走访了圣墓、洛阳桥、开元寺、东西塔、古船馆、老君岩、九日山、清净寺、草庵、陈埭回族史馆、法石村……等不及完成对下两站(日本、韩国)的走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协调人迪安博士就激动地宣布:在泉州的考察是整个考察的最高潮!
也是这场考察,让泉州在国际上声名大震,围绕海上交通史研究,只要说到“海上丝绸之路”,没有人不会想起泉州。
而作为泉州“海丝”历史的集中展示中心,海交馆里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名气也越来越大,被“请出去”的机会更是越来越多。每年,到这里参观访问的人次多达40余万,接待过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人士、专家学者。
新闻回顾:
海丝故事1:一本书
下期预告
海丝故事3:一个姓
70后女子许世吟娥原本过着如寻常闽南女子一般的生活。尽管她的姓氏“许世”颇为古怪,但从未有人提及过她的身世。1996年,随着位于泉州清源山麓里的古墓群“世家坑”被发掘,一段雪藏的历史浮出水面——吟娥竟是锡兰王子第十八代后裔!从此,这位“异国公主”的生活开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责任编辑:黄如萍]
相关阅读
-
-
泉州海丝故事:父子78年心血 共著一本书(图)
《泉州宗教石刻》被誉为“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多元文化典范”。它曾引起海内外学者乃至国家领导人高度...更多
2014-07-31 08:42:21
-
-
泉州推进海丝先行区建设 携162个项目赴深圳推介
28日,泉州市粤港澳产业链对接恳谈会在深圳举行。泉州市粤港澳产业链对接恳谈会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更多
2014-07-29 07:55:55
-
-
多重利好福建板块近日持续升温 机构资金早介入
业内人士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厦门“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平潭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因素也促成...更多
2014-07-24 11:16:33
-
-
福建融入“一带一路” 泉州古港海丝再起航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泉州正在实施古港复兴计划,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更多
2014-07-21 13:08:00
-
-
德化大兴堡印证“海丝”商贸盛况 有近300年历史
“史料和专家证实,大兴堡曾是‘海丝’商贸集散地,意义非凡。”古堡郑氏后人表示,作为大兴堡的子...更多
2014-07-17 09: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