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复兴之曾井巷:四相一状元人称“曾半朝”

2014-10-01 15:59:57 来源: 东南早报

【古巷传说】

石敢当

行走在曾井巷,细心的探访者可发现巷中一民居外墙上嵌有一方碑刻,上面写有“石敢当”三字,或许因为岁月沧桑风雨洗礼,碑刻上原本描红的文字已经褪色,几乎看不到朱砂。

泉州南建筑博物馆原馆长黄金良在看过这个石敢当后表示,“如果这个石敢当还在的话,将是最代表泉州的“石敢当”,可惜这个石敢当目前已遭到破坏,永远地消失了。”原来,这个石敢当正好刻在具有泉州特色的“出砖入石”墙上,中间石壁上刻着石敢当三个字,最初旁边还有两个小佛像,非常难得。而如今,昔日完整的石敢当仅余石壁上的三个字。

闽南人对石敢当大多不会陌生。据介绍,石敢当本来名字是“泰山石敢当”,其在民居建筑上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装饰品。石敢当时辟邪、压风、平浪、制煞之物,最早载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它的最简单的造法是直接在一石碑上刻“石敢当”三个字,有的则在碑身加上其他的神公式或符号图案以增强辟邪的功效,有的则将石头雕刻成狮头等造型。泉州人习惯在“路冲”之处的房屋墙上或门前立“石敢当”,以此用来辟邪镇妖。

联魁宫

距离状元井十步远之处,有一座小型的闽南宫庙,宫庙的规制看上去似一土地公庙。走近一看,庙前横匾雕“状头里”三个字,神像后面的墙壁间写着一个大“魁”字。

附近居民也说不清,这究竟是土地公庙,还是联魁宫。据介绍,原本的土地公庙旁边,也有一宫庙,坊间称之为“联魁宫”,是联魁境的境庙。明清时期,从文魁巷口至五夫人巷口的西街两边、土地巷等均属于联魁境。资料显示,联魁宫奉祀相公爷,原本位于文魁巷口,始建年代不详。

有学者考证称,从墙壁上的“魁”字,或许可以推断此为联魁宫。至于为何从文魁巷迁至曾井巷,世事变迁,或许老一辈泉州人会知道个中原因。

妙因宫

曾井巷南口西侧、门牌368号,是一座奉祀保生大帝的宫庙,坊间称之为“妙因宫”。

明清时期,泉州城内以城墙为基本范围,城下设“隅”,“隅”下设“铺”,“铺”下设“境”,民间简称为“铺境”。经由类似于保甲制度建构起来的“铺境”体系,成为城市基层政权单位和行政区划。当时,泉州各铺、境地宫庙大多供奉铺主公、境主公。彼时,孝感巷、曾井巷、小督池、孝感新村、花棚下、大春巷、五塔巷北段、甘棠巷北段等辖属妙因境,境庙就是妙因宫。

根据记载,妙因宫坐西向东,始建年代不详(有种说法认为是宋季建),原有面积120平方米,民国时期拓宽街道被拆部分,后于1980年被退休之家侵占部分,现仅存40平方米。宫面阔、进深各3小间,硬山顶,门檐上筑现代栏匾墙一道,后有双孔井一口。门匾楷书“妙因慈济宫”,门联为“曾井福地存圣迹;妙因古庙崇医神”,内置奉祀保生大帝像的木雕八角重檐圆顶神龛。龛上为“真人所居”匾,龛联曰“妙手回春济世颂帝德;因果报应行善正人心。”

妙因宫奉祀的保生大帝,又称吴真人、真人仙师、花桥公等,原名吴讳夲(音同“涛”),祖籍安溪县石门,一生行医济世,救人无数,泉漳人民为纪念其恩德,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建宫奉祀,并遍传于闽台及东南亚等地,自宋迄明封号10余次。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敕封“恩主吴天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

标签: 西街复兴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泉州西街复兴之裴巷:裴仙杀蟒永留芳(图)

泉州西街复兴之裴巷:裴仙杀蟒永留芳(图)

“裴巷”位于西街北侧,从西街起向北至华侨新村路口,全长700米、宽4米,地处开元寺保护片区内。小...更多

2014-07-14 10:10:07
闽首批9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泉州西街中山路上榜

闽首批9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泉州西街中山路上榜

福建首批9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中,泉州市两条街区榜上有名,分别为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历史文化...更多

2014-05-21 19:22:00
西街面粉厂将上演“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县域活动

西街面粉厂将上演“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县域活动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县域活动月(周)活动工作方案》出台,泉州各县(市、区)将在西街旧面粉厂搭...更多

2014-05-09 09:37:49
福建泉州千年古西街的纠结 小巷落寞旅游红火

福建泉州千年古西街的纠结 小巷落寞旅游红火

泉州现存最古老的街道,是闽南文化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西街改造是几十年老话题,改造过程要装上传...更多

2014-05-07 16:09:31
泉州西街润饼店五一日均万人进店 游客制美食攻略

泉州西街润饼店五一日均万人进店 游客制美食攻略

过去三天,泉州萝卜饭、润饼菜、肉粽等特色美食着实火了一把,但没能吃到舌尖2中的萝卜饭的话,你也...更多

2014-05-05 08: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