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区“安全网”建设综述 托举安居乐业的蓝天
实地检查“天网”工程试点村建设情况
今日泉州网11月10日讯 (记者 廖静)今年是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又一个“建设年”。“打”开全区的“安全网”,每一名台商区建设者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从4个乡镇转变为姓“台”属“高”的新开发区,再到驾驭“中国民营经济大市”泉州新经济体的领航者,他们肩负开疆拓土般的神圣使命。
建设者应该与民众一同成长,构成台商区最为关键的“命运共同体”。新区建设必然会动到很多人的“奶酪”,但综合治理现代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一个29万人口的乡镇要穿越历史的“拗口”,走向“泉州城市新核”的彼岸,其中蕴含的问题,很多方面会超出人们的想象。
安居乐业乃百姓所期。在建设发展高速推进的泉州台商投资区,身处变化洪流中的百姓。他们体会到的社会安全感、群众安全感、生产安全感、幸福生活安全感,又是怎样的呢?近日,记者走访了建设中的泉州台商投资区。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首先要有“落到实处”的紧迫感。当日,作为安全网建设的一员,泉州市公安局台商区分局局长陈爱民向记者分享了其从经济成熟的福建石狮到亟待开发的新区从警的心路历程。他称,这也映射了每一位台商区的建设者的工作历程。
“新组建队伍不过短短几年时间,时间不等人,形势不等人。”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新开发的台投区经常既缺“巧妇”又少“米”,但民众却急需一大锅“好饭”。
在台商投资区内,想万事俱备需要时间,但无为懈怠,丧失的是宝贵的发展机遇。陈爱民说,“我们脱胎于乡村,原有的治安设施相对薄弱,群众常被一些‘小打小闹’的偷盗困扰,有了‘天网’覆盖,震慑作用十分明显。”
陈爱民介绍,包括“天网”建设在内,每一项出台的改革措施都得铆足了劲往前推,才不至于成为拖后腿的环节。目前全区78个行政村,高清探头已经全线到位;全省最先进、完备的刑警,经济警察;巡逻公安等联动“情报研判合成作战”,应付高危险性案件采用的“无线声像传输系统”一应俱全。
“安全基础铺设更需一步一步,稳打稳扎。”除了警力的安全布控外, 区、镇、村三级综治队伍独立设置区综治工作办公室,乡镇综治办配备专职副主任及2名以上工作人员,建立村干部实绩档案。在计划循序渐进的同时,全区每一个基层建设者都愿意拿出只争朝夕的干劲、“马上就办”的雷厉风行。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新区规划如何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刺头”。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最优资源配比。全区共建立各级人民调委会89个,企事业单位调委会4个,劳动争议调委会1个,交通事故调委会1个,以个人命名的调解室6个。在建设者们眼里,每分力既要“花”得货真价实,也要花在刀刃上。
在安全建设方面,按照全区发展的步骤,虽然时间上已经无法与先发展的晋江、石狮相比了,但厚度绝对不输一些模范城市。在建设者们看来,“走在前列”,是指建设意识一直要遥遥领先,才能打造高安全城市。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2015-10-09)泉州台商区开展百日攻坚战活动 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 (2015-10-18)国道324线泉州台商投资区路段拓改 周边道路分流管制
- (2015-10-21)台湾医疗机构首次落户泉州 台商投资区将建颐和医院
- (2015-10-21)台商区召开2015年秋冬防火培训会 提高防扑火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