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考古新发现 专家称研究北京城市变迁等有科学价值
2016-06-12 11:39:04 来源: 新华社
0浏览 评论0条

这是故宫内明代早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6月11日摄)。
6月11日,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在北京公布一项研究成果,日前对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基建勘探坑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一处明代早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这是紫禁城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的墙基和建筑基槽遗迹。据介绍,在东西向宽2.5米、南北向长5.4米的探坑内,考古工作者在距地表深0.3米以下发现整个慈宁宫区域大面积存在明后期的砖铺地面和厚约0.3米的夯土层。新华社记者王婧嫱摄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专电(记者姜潇)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11日在京公布一项研究成果,日前对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基建勘探坑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一处明代早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这是紫禁城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的墙基和建筑基槽遗迹。
据介绍,在东西向宽2.5米、南北向长5.4米的探坑内,考古工作者在距地表深0.3米以下发现整个慈宁宫区域大面积存在明后期的砖铺地面和厚约0.3米的夯土层。在探坑南壁上可以看到明后期的夯土层下为残存20层、残高2.8米的砖砌墙基。墙基的北侧是起加固作用的厚约2.8米的15层夯土夯砖层。墙基的底部是生土上直接下挖的斗型基槽。在探坑底部北侧距墙基约3米、距地表深约4.4米的基槽内发现东西向4根木质地钉(竖桩),地钉之上为东西向一组排木和南北向一组排木(卧桩)组成的桩承台。桩承台向南延伸在墙基之下,桩承台周边基槽内夯筑厚约0.8米的碎砖层,使整个墙基更为坚实牢固。
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处大体量墙基在层位关系、施工工艺、出土遗物等方面与慈宁宫花园东侧发现的明早期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基本一致,可以判定其始建年代为明早期,废弃年代为明后期。虽然这段墙基的东西向长度和南北向宽度目前暂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与南侧约60米的慈宁宫花园东院明早期大型宫殿基础在功能上有密切关系,是紫禁城建造之初具有宫廷分区功能的大型墙基。
专家现场勘察后还认为,此处墙体基槽底部的黄沙层和含有青灰色有机物的生土层是距今3万年至5000年前,后海、北海至中南海一线古高粱河道的自然遗存。因此,该处遗迹对研究北京城市变迁、紫禁城历史、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对公众深入了解紫禁城的“前世今生”提供了参考。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未来故宫打算通过玻璃地板等方式对此处遗址做简易展示,增强其可视性,向观众展现一个更为立体的故宫。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2015-06-14)北京紫禁城角楼高清全景风光摄影 玲珑绚丽风云变幻
- (2015-11-25)北京三元桥43小时换梁延时拍摄视频 惊呆外国小伙伴
- (2015-11-26)北京知名艺校迷笛学院被曝学生聚众吸毒 300人接受尿检
- (2015-12-01)北京男子用100天收集雾霾 灰尘制成板砖网友笑称新能源
印度:21岁女教师闹市街边被刺22刀死亡 路人全程
泰国湄南河翻船事故已致18人遇难 搜救仍在继续(
iPhone7新西兰发售 中国产机器人替雇主排队买手机
中国女学生在德遇害案有进展:一对情侣有重大嫌疑
“莫兰蒂”过境 泉州市区一片狼藉内涝严重(视频)
准备好了! “天宫二号”今日22时04分发射(视频)
“莫兰蒂”灾后重建:“泉州力量” 见证重建速度
2016年全国击剑锦标赛施嘉洛因伤退赛 陈海威夺冠
网红扎堆晒素颜!网友:妆前妆后差距大辣眼睛(组图)
黄晓明Angelababy合体现身虐狗 台上暗送秋波台下牵手
长沙中国结步行桥建成 美媒评为十大世界最性感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