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名校毕业生盗窃被捕 请求警察:别说出母校名字
2016-06-17 16:14:38 来源: 浙江在线
0浏览 评论0条
现场被挖出的大洞
●审讯
从“人生赢家”到赌徒、大盗
他的人生掉了个头
经过审讯,陈某对自己的盗窃行为供认不讳。但更让民警印象深刻的,是他“大逆转式”的人生经历。
陈某1991年毕业于上海某著名重点大学,学的是人力管理方面的专业。大学毕业后,被一家外企聘用——在那个普通人月薪只有几百元的年代,他的薪水已经到达了数千元。
不久,陈某就迎娶了美丽的妻子、次年又生下了一个儿子。用现在的话说,是“人生赢家”。
但春风得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在社交场合里,陈某认识了一些狐朋狗友,其中有些好赌的,看到陈某收入高,就想方设法拉他下水。
陈某说,自己一开始都是拒绝的,但经不起朋友的再三邀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玩了几局。没想到,赌博带来的刺激,竟让他欲罢不能。
从此,陈某成了一名赌徒。公司发工资了,第一时间就拿到赌桌上去,赌注也越来越大,有时候运气不好,一晚上就能把整个月的工资输光。
为了赌博,他到处借钱。几年后,老婆与他离了婚,带着儿子走了。
此时的陈某,几乎一无所有,但他坚信自己能在赌桌上赢回来,结果越陷越深,欠了一屁股债。
没过多久,为了躲债,陈某辞职离开上海,来到江苏。名牌大学的身份、外企工作的经历,让他很快在当地一家外企找到了好工作,担任人力资源方面的高管。
不过,新生活并没有让嗜赌的陈某收手,为了弄钱,他开始了偷鸡摸狗的生涯。
2009年,陈某发现一辆轿车没有锁门,就把车开走卖掉当赌资。东窗事发被判了两年。
出狱后,陈某跑到了温州,继续赌博、盗窃。不久陈某再次因为盗窃罪入狱。
刑满释放后,陈某来到台州,在一家企业找了一份工作,但他还是“不忘本行”,利用职务便利,向公司虚报费用。2014年,陈某第三次“吃牢饭”。
就像一个周而复始的故事,陈某“出来”没多久又走上老路,这一次,他选择了到商场行窃……
在陈某住处,民警不但发现了手机等赃物,还有大量的彩票。
陈某说,因为赌博输多赢少难以翻本,他把希望寄托于买彩票,幻想着一夜暴富。他盗窃得来的钱,除了赌博,大部分都用来买彩票了。
但幸运女神,从来没有眷顾过他。
在审讯结束的时候,陈某向民警提出了一个请求:“不要告诉媒体,我母校的名字。”
通讯员喻跃翔 本报记者陈栋
[责任编辑: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