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福建船检品牌 助力航运经济发展

2016-09-23 07:44:00 来源: 福建日报

0浏览 评论0

时下,全球航运企业的船舶运力和船舶企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造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然而,在福建东部沿海,船东建造新船的积极性却有增不减。日前,笔者在漳州龙海市九龙江入海口看到,船舶建造企业绵延数公里。船东康国长拥有7条自卸砂船,其中长118米、1.3万载重吨的“宏翔518”海船于今年3月3日开工建造,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的三分之二,近期可下水试航。7月20日,另一艘由福建省船检局负责检验建造的海船也正式开工。而在平潭,不少船务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办理挂靠在外省船舶的转籍回迁工作。

总结福建海船检验职能回归后的工作,福建省船检局局长张子闽用8个字概括——“起步平稳,发展迅速”。

服务接地气船舶修造业逆势而上

7月21日,福建国安船业有限公司会议室的气氛似乎比户外37摄氏度的高温还热烈。当天,福建省船检局、龙海市船舶建造企业、造船工程协会、船舶设计单位,以及漳州市地方海事局等单位共30余人围坐一圈,就当前船舶检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难题进行研究探讨:

“船舶建造资质要求必须配备质检员,但是就当前的造船行业来说,合格的质检人才还是比较缺乏。”

“针对这个问题,下阶段我们将联合专业院校、造船协会,组织开展质检人员、焊工培训。”

……

自2015年11月恢复海船检验资质以来,福建省船检局工作人员主动对接服务对象,介绍海船检验相关规定、流程和我省促进航运业发展政策、船检便民措施,了解所需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为外挂船舶回归和发展新运力提供良好的海船检验环境。

像这样的答疑解惑专场对接会,福建省船检局已经组织了十几次。船检处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对自卸砂船建造及检验规范规定还不完善,且正处于内河船型到海船转型的新旧交替时期,在实际设计中经常遭遇与相关技术规范不相适应的问题。“作为行业管理部门,除了把好船舶检验关,还要当好技术‘引导员’和‘服务员’,指导船舶建造企业、航运企业遵守技术规范和检验规定。”

座谈会现场,船检工作人员按照技术类、管理类和审批服务类进行分类登记。能立即解决的,当即提出解决措施;一时无法解决的,争取下一步研究解决;存在分歧的,当场进行解释答疑。

为减轻船东负担,福建省船检局还减免了验船师检验期间所需的差旅费和交通费等,支持企业发展。特别是对停靠外省港口申请转籍附加检验的船舶来说,光这一项,每艘海船能为船东节省将近1.5万元的开支。采访中,康国长感叹,海船检验资质回归是福建造船业和航运业的福音。

据了解,上半年,我省民营船舶修造产业两大基地——龙海、福安,船舶维修总量为198艘、开工新建26艘,分别同比增长60%、77%。其中今年开工新建的船舶大都为海船,共22.3万载重吨。

环境更优化航运企业运力增长迅速

8月底,笔者在龙海兴明造船厂内见到,巨大的龙门吊下,伴随着时不时闪耀的焊接电火花,工人正在对造船钢板进行气割、焊接。旁边是正在建造中的“113.8米”沿海自卸砂船。应船厂的申请,福建省船检局的验船师正加班加

点对砂船的双层底分段进行检验。

“必须抓紧对各分段双层底内部的焊缝情况进行检查,否则接下来的工序无法进行,延误造船进度。”根据现场验船师郑振武的介绍,这艘沿海自卸砂船于今年5月开工建造,目前正在进行分段建造组装前检验。

福建省船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艘海船的检验流程包括开工、拼装、试航等33个阶段。为提升船检效率,更好服务船运企业,福建省船检局在确保船舶建造检验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整合各检验流程,将原有的33个阶段缩减为12个,流程缩短60%以上。

为创造更加便民的工作环境,福建省船检局主动走访联系福建海事局及各分支机构,沿海各水运管理部门,就船舶证书并联办证工作机制、缩短办证时效达成共识,探寻联合工作机制方案。

“对于我们来说,效率就是效益。船舶一天不出航,损失即成千上万。”正在申请换籍检验的平潭宝顺船务公司法定代表人范理明说。目前,省船检局在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设立检验受理窗口,并与平潭海事局、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建设局达成“容缺预审、并联审批”的船舶办证机制。从2016年4月下旬开始,船东只需在船检、海事或交通局中任一家单位开始申请办证,即启动并联办证机制,另外两家同时确认受理。

福建省船检局还深度融合互联网与船检业务。一方面,依托全国统一的船检发证管理系统,将船检发证业务纳入信息动态管理;另一方面,通过门户网站开设船检信息公告专栏、建立微信联系和应急短信推送机制等方式,每月向相关管理部门、船公司和船东推送船检发证、脱检、检验预告等动态信息。省船检局正在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全方位推进网上船检和动态监管,实现船检

数据并联共享、自动传送。

统计显示,1至8月,我省船舶运力增长超40万载货吨,其中福建省船检局检验新开工建造的海船26艘,共计约22.3万载重吨;外挂回归转入福建地方船检机构检验的海船55艘,超30万载重吨。

人才筑牢航运业发展大“底盘”

施振宝是一名80后验船师,已在船检岗位干了13个年头。“验船师就是船舶的医生,技术过硬才行。”作为优秀船检工作人员,他被选派赴广东海事局跟班学习,系统学习了海船船检质量管理体系、船舶图纸审查、船舶建造和营运检验、船舶转籍及船用产品检验等管理模式和船检业务。

船舶检验是船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若船检技术不过关,船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损失船上的货物,还可能危及船员的生命。为此,福建省船检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船检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筑牢发展“大底盘”。

一方面选派13名船检工作人员赴广东海事局跟班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举办海船检验业务培训班,特邀资深验船师对全省在岗持证验船师、审图人员、设计单位代表进行授课,提升海船检验业务水平。

为解决船舶检验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2016年福建省船检局分批引进了11名经验丰富的持证验船师、审图人员和档案人员,进一步充实海船检验队伍。目前,福建省船检局船检人员以年轻验船师占绝大多数,船舶检验队伍呈现年轻化、专业化特点。省船检局还以争创“青年文明号”为抓手,通过学业

务、比奉献、拼服务,船检队伍比学赶超的氛围浓烈。

“有了这支充满活力的专业技术力量,船检事业就有了‘智力’担当。”省船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船检验资质的回归极大地提振了我省船舶建造业和航运业的信心,船检业务的稳步推进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随着船舶建造业的发展和外挂船舶运力加快回归,无疑将助推福建航运业新发展。

为社会经济发展

提供新引擎

航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我省外贸运输90%靠航运完成。航运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及保证重点物资流通、对台运输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海洋强省战略的重要部分。

“我省船舶检验局恢复海船检验资质,有效解决了海船检验瓶颈问题,今年9月前,平潭回归船舶(已办证)51艘,超30万载重吨,现有总运力达78万载重吨。”福建省船检局党委书记林月恩指出,船舶回归意味着船舶运力的增加,而且是翻番增加,由此引发航运服务产业链的“蝴蝶效应”,进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引擎。

平潭航运业的发展只是我省航运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上半年,全省完成水路货运量13864.33万吨,货物周转量21329172.28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8.3%、12.9%,占同期全国水路运输量的4.7%和4.8%,增速分别高7.0个百分点和高12.7个百分点。在全国主要沿海省市排名中,我省与广东并列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省倾力打造ZC品牌,夯实航运发展基础,助推航运业平稳快速发展。  (李声玖 陈娜妍)

[责任编辑:黄如萍]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