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困局:习惯了吃肉 该吃粗粮时各方面准备不够
2016-11-28 15:35:53 来源: 财经杂志
0浏览 评论0条
原标题:大庆油田困局:习惯了吃肉,该吃粗粮时各方面准备不够
来源: 《财经》杂志
大庆并非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庆油田今日困局既缘于市场环境的巨变,也缘于自身能力欠缺和主管机构的僵化管理。
2016年初,即将退休的大庆油田党委书记姜万春在全国“两会”上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称,大庆油田目前处境十分艰难,希望国家给予政策支持。此举迅速引起社会各界对大庆现状和困局的广泛关注。
2015年,大庆油田生产原油3838.6万吨、天然气35.3亿立方米,实现收入1553亿元、利润102亿元,上缴税费358亿元。较2014年分别减少1002亿元、542亿元和530亿元。2016年前两个月亏损已超过50亿元,经营压力不断增大。
除受当前低油价冲击外,大庆油田同时面临后备资源接替不足(剩余可采储量仅有1.97亿吨)、开发效益逐年变差(主力油田综合含水已达94.64%)以及社会负担沉重(承担着大庆市大部分物业、公交、医疗、高教等职能)等困难。
11月3日至4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党组领导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闭关”两天,专题研究大庆油田及其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大庆油田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安排。
中石油最终提出的解决方案,除此前曾提出过的“以气补油”、“以化补油”、创新转型和发展海外等措施外,并未有更新的改革思路和更详细的落实细则。因此,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一位资深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开何种药方对大庆而言可谓生死攸关,但目前的方案可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在外界看来,研究如何纾困的各方似乎并未认清的事实是:大庆并非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庆油田现有的松辽盆地油气资源仍十分丰富。
中石油资源局前局长查全衡对《财经》记者指出,大庆油田资源远未枯竭,目前累计开采量仅占其全部资源量的小部分,仍有广阔勘探开采空间——大庆主战场松辽盆地及周边一系列盆地中共含四套油气层,而大庆油田目前只对其中第二层的半层进行了充分开采。
按业界人士的判断,大庆的病根不在资源,而在开采能力。“大庆油田面临的不是油气是否枯竭的问题,而是你是否有本事将它拿出来的问题,”查全衡说。因此,各方未搞清病根所在即开方抓药,导致大庆病急乱投医,中石油也药不对症。
但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形势的逆转,以及替代能源大发展等外部环境对大庆的压力同样不容忽视。中石油二级公司一位负责上游的高层人士向《财经》记者指出,在不断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开发能力的前提下,大庆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更多资源来补充产量衰减也是合理的,没必要继续不顾成本地追求产量。
除自身开采能力欠缺和发展战略失策外,造成大庆油田今日困局的还有体制机制问题,即中石油和主管机构的僵化管理,而体制机制又是造成战略失策和能力欠缺的根源。
如何拯救大庆?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指出,要解除今日危局,除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外,大庆油田短期应争取更多自主权,在成本管理上及时止血;长期应革新机制,全力开发松辽盆地剩余的丰富资源。“如能做到这些,大庆尚有最后希望。”上述大庆油田资深人士说。
开采能力欠缺
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采的主战场是松辽盆地再加上东、西两面一连串的断陷盆地。中石油和大庆自身通常将这一区域内的资源状况描述为:“已到开采的中后期”,但实际上该区域资源尚有广阔的勘探开采空间。查全衡指出,大庆这一主战场目前面临的问题并非是否存在资源,而是能否在保证经济性的前提下把资源开采出来。
大庆主战场含有四套油气层,就如同自上而下连续四层的地下停车库,其中自上而下的第一层是第三系的油气层(即距今6500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形成的地层),主要在松辽盆地的东侧。
第二层是白垩系油气层,该层为大庆当前主要工作的领域。查全衡认为,大庆在该盆地的白垩系地层符合经济性地开采出了一半的资源,即现在的大庆长垣(构造)。尽管这一半做得十分出色,但另一半,即:长垣(构造)两侧的低品位油气构造并未得到充分开发。低品位油气构造的丰度比较低,单井产能比较低。这部分的资源还有一半以上,大庆做得并不出色。
松辽盆地第三层是白垩系的下部和侏罗系。该油气层主要开采的是一些断陷盆地,资源以天然气为主。目前大庆在该油气层已探明的资源为4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说明该层的资源比较丰富,而大庆的勘探工作远不充分,工作量欠缺。且40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中,大庆去年仅开采了17亿立方米。而即使不要求有新的勘探发现,仅以已探明的4000亿立方米气而言,按一般情况,拿出一半资源,即2000亿立方米进行开发,每年也应有50亿-80亿立方米的开采量。这说明即使是已探明的资源量,工作量也很不充分。
第四个油气层是石炭二叠系,该层系为世界主要的含油气层系,因此含油前景非常可观。而从兴安岭向西到内蒙古的二连盆地,到巴音浩特的银根盆地,再向西到新疆的准格尔盆地,这一长带中每个盆地的石炭二叠系油气层都找到了油气资源,因此这一层系的前景也很广阔。但大庆至今在这一层系上基本没有动作。
大庆主战场的资源潜力十分可观。仅就大庆油田当前主要工作的白垩系油气层而言,大庆目前已探明的至少有8亿吨储量,再加上同在松辽盆地的吉林油田的储量,有接近12亿吨。尽管12亿吨不可能全部开发,但即使开发6亿吨,并按最低的采油速度0.5%(采油速度为年产油量与动用的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比,是衡量油田开采速度快慢的指标。实际采油速度极少有低于1%的),则每年产量为300万吨。这一产量已经相当于整个任丘油田的年产量,却仅仅是大庆油田主战场四个油气层中一个的最低产量。
“所以不是没资源,是没本事。”查全衡说。他指出,大庆长垣的开采的确是世界先进水平,但其他领域如断陷盆地的开采水平则明显不足。
尽管大庆在页岩油、油砂油、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开发上均有所尝试,但油田勘探事业部经理崔宝文曾向《财经》记者表示,这些资源的勘探开采尚处于前期阶段,还没有达到商业化开发的程度。
但按照国际石油行业目前流行的“资源三角图”可知,油气可以按禀赋条件,主要是储层的渗透率大小将资源分为高中低三个品位。致密储层油气、重油、稠油、煤层气和页岩油气等属于低品位油气。而高中品位的油气资源仅是最顶尖处的冰山一角,其余庞大的资源量均为低品位资源。
大庆对主战场松辽盆地的开发迫切需要实现两个转变,一个是从熟悉的坳陷盆地转向不熟悉的断陷盆地,另一个是从单纯开采原油转向油气并举。大庆油田在坳陷勘探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天然气勘探也取得重大突破,但在断陷勘探上和兄弟油田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例如,大庆油田的海-塔盆地和华北油田的二连盆地,大庆油田的汤原-方正断陷与吉林油田的岔路河-鹿乡-莫里青断陷分别具有相似的石油地质条件,开始勘探的时间也差不多。但大庆油田在这些地区勘探储量,投入生产的时间却比友邻的华北油田和吉林油田晚很多(例如,海-塔盆地与二连盆地获得第一口工业油流井的年份近似,但后者建成百万吨产能的年份却比大庆早近20年)。
查全衡指出,在如此长的作业时间内,基本可忽略运气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勘探能力上的差距。
战略失策
除欠缺开采能力外,大庆资源开发战略上的失策也是导致危机的因素之一。
大庆油田认识到了油田产量必然呈现递减态势这一规律,但似乎有意忽略了另一规律,随着勘探工作的加强,全世界都是先找到富集高产的油气藏,越往后资源的品位就越差。“大庆习惯了只吃肥肉,等肥肉吃完了该吃粗粮时,大庆各方面准备不够。”查全衡评价说。
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代表和旗帜,大庆背负着中石油和政府交给的产量指标压力。1976年,大庆油田首次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目标,进入世界特大型油田的行列。此后连续27年,大庆油田实现稳产5000万吨以上,此后又连续12年稳产4000万吨以上,原油产量、纳税和采收率皆保持着全国第一的纪录。
但指标压力也有负面作用。大庆既然要完成年产4000万吨的指标,本来应当从白垩系油气层的长垣(构造)向外走,去开发四周低品位的油气资源。但当周边的“粗粮”久攻不下又面临指标压力时,大庆就又缩回到长垣(构造)中,因为长垣(构造)体积很大,坚持精耕细作即可提高产量,完成指标。
正是对长垣(构造)的依赖,使大庆的资源开发战略视野过窄,这将限制大庆的长远发展——如果一头扎在长垣(构造)中不出来,则必然陷入资源枯竭的命运。因此,大庆应当做一比较,即:继续对长垣(构造)精耕细作,将资源吃光榨净的成本与向外探索的成本孰高孰低,然后作出选择。
继续在长垣内利用各种驱油技术提高采收率,将构造内资源吃光榨净的做法成本显然不低。据崔宝文介绍,大庆油田2014年的自然衰减率、综合递减率创近年来最高水平,长垣(构造)经过50多年的精耕细作已越来越难以增产,目前三次采油(通过注入化学物质来提高采收率)的产量已连续13年保持在1000万吨/年以上。
同时,大庆勘探开发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正在研究采收率更高的三元驱采油技术,其收益可比通常的水驱采油提高20%,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大庆油田主导开发技术。但该技术成本很高,且从1987年开始研发到2014年实现工业化推广,耗时长达27年。而同时在研究中的二氧化碳驱油、微生物驱油等技术尚远未到商业化运用阶段。
即使开采成本不断提升,查全衡指出,大庆在长垣中的精耕细作仍更加顺手——各种设备、人员、经验、knowhow等都是现成的,可顺着惯性继续干下去。如果向长垣(构造)外突围,则上述方面都需要新的准备,现有的条件和经验完全无法满足,这将产生巨大成本。
从长期来看,长垣(构造)资源终究有限,产量目前已严重衰减,大庆走出长垣只是时间问题。但大庆在战略上不够重视,对外部的勘探开采着手太晚。
美国著名石油勘探专家P.A.笛克曾说过,在一个老油区运用老思想很少能发现大量石油,在过去的年代里,有时,我们曾经认为无油可找,但实际上,我们是缺少新的思路而已。
一个油区是要经过百年以上的艰苦努力,在一个领域实现突破,再突破第二个领域,储量产量都会往上升,但如停滞在一个领域就会枯竭。美国的石油资源很多年前就有权威专家喊出要枯竭,但在页岩革命之后却越产越多。
中国第三大油气区鄂尔多斯盆地也早在1907年就打出第一口探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但直到最近二三十年才真正进入快速增储上产阶段。渤海湾盆地已经开发60多年,仍不断有产量高峰。
因此,大庆油田资源远未枯竭,仅是在油气开发中遇到严重的瓶颈。
[责任编辑:陈健]
相关阅读
- (2014-05-19)大庆油田的尴尬:采出物超90%是水 原油不到10%
- (2014-05-20)大庆油田职工抗议接班改革:老子打江山 小辈继承
- (2014-09-10)大庆油田“世袭”变相存在:参加考试考生都能过
- (2016-09-01)石油围城:大庆连续六年没涨工资 工人一年挣五六万
- (2014-04-09)党报批美指责人民币贬值:唱老戏怪罪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