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最大规模整治:九部门祭"杀手锏" 毁湖采砂急刹车

2017-11-13 15:22:06 来源: 澎湃新闻网

0浏览 评论0

国有进入,专家建议预防“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看着工作墙上挂着的几张照片,在南套水域守船的一位采砂工人怏怏不乐,“去年开始,许多工友们就被遣散回家了,有几个现在还在家歇业等消息呢。”

河道采砂的风向怎么吹,五级干部会议之前,砂管局副局长唐卫平也很困惑,“有人来问询采砂的事情,我也只能说等上面通知吧。”

在今年年初的岳阳县整治非法采砂风暴前夕,他临危受命,从乡镇调任县河道采砂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兼任县河道采砂管理局副局长。

唐卫平觉得这次大会明朗了采砂政策,尤其是“国有进入”的提法,这与岳阳县的想法不谋而合。

枯水期时露出水面的不长草的尾堆。 澎湃新闻记者 刘霁 摄

今年3月份,岳阳县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国有控股的岳阳县东洞庭湖砂石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打算未来以雇佣民间挖砂船的方式开展有序开采,不再竞拍出让河道砂石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4月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施行的《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中,还没有明确地方政府可自主经营。

唐卫平认为,成立国有控股的公司,能避免民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此前中标的民营公司普遍认为三年时间比较短,只想着在短时间内赚更多的钱。砂老板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逃避你的监管,超时超量超范围开采。”

事实上,打破传统的河道砂石开采权集中模式,湖南并非第一家。早在2009年,江西省九江市就开始探索政府统一经营管理模式。

江西省政府正在将这一模式推广至全省,今年1月1日出台的《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道砂石资源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唐卫平坦言,岳阳县正是学的九江模式。

无论是环保志愿者还是砂管局,谁都清楚,完全禁止采砂不现实。

“老百姓盖房子总得用砂吧。”唐卫平透露,目前市场上的洞庭湖砂石炒到了100元一吨,这对稳定市场极为不利。

前述中科院材料称,到2030年,我国砂的消费量将增加至39.0-54.6亿m³,而人均消费量将达到3-4 m³ (考虑了2030年人口将增加11%)。

湖南省水利厅厅长詹晓安在五级干部会议上表示,将组织常德、益阳、岳阳三市及望城区尽快编制湖区采砂规划,从严控制采砂范围和开采总量。

江西鄱阳湖采砂船 图片来源:九江市河道采砂管理局

唐卫平介绍称,岳阳县目前正在编制2017年至2020年采砂规划,按照要求,采砂规划要在2018年1月初编制完成,报批省水利厅。

“我们选取了岳阳市与沅江市交界的地方作为开采区,大概有几平方公里,目前正勘探砂石储量,为合理有序开采提供数据参考。”唐卫平说。

谢志才认为,国有进入还只是往前迈了一小步,未来还应专门就采砂立法。

“目前,我国的采砂业是盲目的、过度的和不可持续的,已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生态灾难。我们还没有一部独立的国家法律来限制采砂业,2000年始,政府部门禁止在长江干流挖砂,但其主要目的还只是保护河道、河坝和航运业。”

澎湃新闻注意到,湖南省水利厅厅长詹晓安在五级干部会议上表示,要将《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纳入省人大2018年立法计划。

谢志才认为,为防止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应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总之,任重道远啊”。

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零,“九龙”表态大力整治

在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指出的采砂问题之外,还有一连串其他问题,包括:畜禽退养、围网养殖、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湿地保护。这些问题也在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意见里一一被指出。

7月31日,环保部官网公布了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湖南省反馈督察情况,用了较大篇幅指出了洞庭湖生态问题的严峻性。

督察反馈称,与2013年相比,2016年洞庭湖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从36.4%下降为0,出口断面总磷浓度升幅97.9%,形势不容乐观。

岳阳君山后湖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野生麋鹿的繁殖基地,也是黑鹳、白鹳等5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的重要栖息地。2015年,岳阳市君山公园水上开发中心将后湖大面积水域外包,部分水域用于干湖捕捞,造成生态严重破坏。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采桑湖是东洞庭湖越冬候鸟重要栖息地,2013年被当地政府租赁给经营户种藕养蟹,候鸟越冬期间,承包方大面积挖藕作业,严重影响候鸟栖息觅食,生态环境至今仍未得到修复。

益阳大通湖水面82.7平方公里,是洞庭湖区最大的内湖,2012年申报为国家良好湖泊,并得到中央财政支持。但益阳市对大通湖天泓渔业公司围网养殖监管不力,企业大量投放饲料、肥料,造成水质从2013年Ⅲ类下降为2016年劣Ⅴ类。

常德珊珀湖2013年确定为饮用水备用水源地,但相应管理不到位,一些养殖企业持续投肥养殖,导致湖水水质长期为劣Ⅴ类。

华容河是洞庭湖一级支流,受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畜禽养殖污染影响,河流入湖六门闸断面水质从2015年Ⅲ类恶化为2016年Ⅳ类。

据《湖南日报》报道,湖南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等9个省直职能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制定了专项整治措施,祭出“杀手锏”,确保“九龙治水”真正治好水,努力还洞庭湖“一湖清水”。

省环保厅表示,将依法确认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划,严格审查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坚决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建设项目。建立环洞庭湖区工业污染源信息库,在环境敏感区域、不达标水体周边、园区外实施更加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和工业污染源达标计划。

造纸厂向洞庭湖排出的污水 新华网 2006年11月摄

省林业厅强调,林业部门将尽快完成自然保护区调优确界工作,彻底查清洞庭湖湿地被侵占破坏情况,对近年来未批先建、擅自改动项目规模、地点的建设项目予以调查处理。还将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加强洞庭湖矮围监管,一律拆除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经营性质的矮围。

省农委指出,要在2017年底前,将禁养区内所有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在规定的时间节点、严格按要求标准彻底拆除退养,或异地搬迁到有环境承载能力的适养区内。严禁天然水域投肥投饵养殖,2018年底以前,洞庭湖区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所有权单位完善水面承包经营合同,重新确认天然水域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此外,湖南省发改委透露,为了推动依法治湖,将加快综合立法,尽快出台《湖南省洞庭湖条例》,统一规范流域资源开发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及各类活动行为。开展联合执法,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强势推进专项整治。

一场罕见的整治风暴正向洞庭湖袭来,能否根除多年的积弊?

(澎湃新闻记者 刘霁)

[责任编辑:黄如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