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乐峰镇潘氏:勤俭积德遗子孙 孝善为先传家风

2018-11-27 15:09:01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潘祥所立的《嘱咐》

克己恭俭 乐善好施

500年多来,潘氏子孙世代恪守、传承先祖所立家规家训,传至现代,在潘明继一支,得以发扬光大。潘明继,著名抗癌专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1931年,出生于南安市乐峰镇湖内村一个贫困的农家,5岁那年,由于肺结核,他的生母、养母和6个兄弟姐妹相继去世,这成为他立志从医的直接动因。

潘明继的侄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主任潘敬新教授回忆说,他的爷爷潘斯纺,也就是潘明继的父亲,早年丧父,由母亲带大,家境十分清苦,也没机会接受教育,即便这样,他非常重视教育,家里再穷,都不让潘明继兄弟辍学。潘明继小时候,家里经营着一个米粉小作坊,兄弟俩每天都早早起来,帮忙把米粉做好再去上学。

潘明继的继母赖称治不仅把孩子视为己出,而且克己恭俭,深受乡亲敬仰。当时潘宅位于山前,有条官道通向莆田、福州,不少樵夫、挑夫、小贩走累了,常在潘家的龙眼树下歇脚,尽管家境十分清苦,夫妻俩不仅常年免费供应茶水,还常招呼路过的穷苦人吃饭,有时甚至把饭分完了,孩子们都没得吃;因克己奉公、颇有威望,邻里有什么矛盾纠纷,常常请他们夫妻去化解,遇到穷人家的孩子惹是生非、无法赔偿他人,他们常拿出自家的钱财去平息争端。

即便后来儿孙们成才,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后,老人仍常常告诫子孙,不能因为富贵就浪费,更不能因此欺负穷苦人家。

在家风的熏陶下,从医后的潘明继,时刻践行着“不分贵贱救死扶伤”的准则。1958年,他与同为医生、从事中医针灸治疗的施增英结为伉俪。当年春节,这对新婚的夫妇回老家探亲,喜糖还没分,就被前来求诊的乡亲们团团围住。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村民病了都舍不得看医生,难得在省城大医院工作的高水平医生回来,纷纷上门求医问药。3天就诊治了300多人,望着乡亲们迫切期待的眼神,这对心底柔软的年轻夫妻决定,每年春节的大年初二,回家乡为乡亲们义诊。这一做,就是60年。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