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三代缘结安海 安海人的文化根脉隐藏在石井书院

2021-12-03 16:22:26 来源: 东南早报

0浏览 评论0

学者云集 泉州较早建立的学府

800多年前,这里是读书人心中向往的一座地标。

1212年秋,朱在站在新落成的石井书院庭中,心中感慨万千。看着这宏伟、端庄、肃穆的书院,遥想祖父、父亲当年讲学的盛景,各地学者云集、弦歌相续。

据记载,初建成的石井书院“如州郡学之制”,前建仪门,中有大成殿,后有尊德堂,奉祀“二朱”,两畔有富文、敏行、移忠、言信四斋,作生徒肄习和住宿。还有杏坛、牌坊、乐轩、庑舍等建筑设施,占地百余亩,气势恢弘。且置学田,使生员“瞻养有田,肆业有舍”,成为当时泉州地区县属建院最早、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高等学府。诚如宋留元刚之感叹:“天下如石井者凡几?!”

据文化界人士胡金兰描述,南宋石井书院以儒家为正学,以朱熹的代表作《四书集注》为主要教材。在教学方式上,书院借鉴佛寺的早参、晚参、普说、讲会等,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要求学生“退而考诸日用,有疑焉则问,问之弗得弗措也”,强调读书“须有疑,以研其微”。讲师各有专长,生徒慕名而来,择师而从。书院主持人通称“山长”,即山中长老之意,多由名儒大师出任,如宋代的顾长卿、余谦一等。

在明清时期,石井书院曾被焚废,后多次进行重修扩建。

几百年来,石井书院历经兴毁,幸因“二朱”的影响,一直倍受重视,使这座学府得以从宋代以至清末,兴学倡教,历久不衰。

虽然朱松、朱熹二人在安海所待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们在安海讲学、宣传义理,开启民智,给当地及其所在的晋江县乃至整个泉州地区的文化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朱熹在泉州多处讲学,并创办温陵书院、九日山书院、燕南书院等书院。文化的涓涓细流,不断地浇灌这片土地。

有学者据《安海志·选举》记载,对登科显仕的人文情况进行统计对比,以朱松监镇之时上溯至安海有资料可查的北宋雍熙的140余年间,进士出17名;而绍兴以后至南宋亡的140余年间,进士及第就有46名之多。这当与“二朱过化”以及历代统治阶级对朱子学的倡导密切相关。

历尽风雨 石井书院依旧屹立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

现今在南宋建院原址上,石井书院依旧屹立在那。漫步其中,依然能感受到书院的书香风雅。

聊起石井书院,80岁的安海文史人士吴杭州如数家珍,而他也与书院有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2005年,吴杭州回家路上,发现石井书院原本出砖入石的墙体,正被工人用水泥糊起来,他立刻叫停。随后,他与安海文史界人士一起推动书院重修,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2007年,政府斥资按“修旧如旧”原则重修书院。

“民国时期到1996年,安海镇政府都在石井书院办公。镇政府迁出后,作为安海镇退休工人管理委员会及一些协会办公地点和活动场所。”吴杭州说,书院重建动工后,他基本每天都会去看一下。“这里的每一根椽子,哪根是旧的哪根是新的,我一清二楚。”如今,虽年事已高,他还经常当书院志愿讲解员,为游客讲解书院历史。

修复后书院显得古朴、庄重,再现了其宋时风貌。大成殿大量采用原有构件,按照原有规制建造,颇为壮观。拜坛前两棵参天银桦树,坚守着这座朱红色大门常年打开的书院。吴杭州介绍,书院现保存仪门、两庑、拜坛、大成殿及尊德堂遗址,保留清代重建的建筑风格,屋面红色简瓦,燕尾脊,三面出砖入石墙,竖立遗存石碑刻五方。

吴杭州醉心安海文史研究,用了近两年的时间,编写《石井书院志略》一书。他向记者描述,宋时石井书院背山濒海,面临三峰,宁静幽深。书院南一里余,便是安海湾,船可至书院。在书院里,涨海潮声入耳,抬眼望去,海港千帆百舸。

石井书院前后有12次大修,最近的一次大修是1814年。直至清末废科举,在书院改学堂的大潮中,石井书院改为公立两等学堂,后来还创办过进化女学,开闽南之先河。

“可以说安海人的文化根脉,就隐藏在这石井书院之中。”吴杭州说,石井书院是安海兴学倡教的发祥地,是安海文明的标志,是古镇的象征。

如今,书院内虽已不再有琅琅讲学声,但每年金秋九月之际,镇上小学生都会来这里举行开笔礼,寄寓尊师重教、热爱读书的夙愿。

石井书院,由于朱松坚实的木屐踏过,朱熹数年在此孜孜讲学,就好像是文化的种子,在800多年的岁月播种中,生根、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