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App暂时从平台下架 如何规范发展成社会焦点

2021-12-28 10:03:12 来源: 闽南日报

0浏览 评论0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通知指出,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完成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前,暂停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App的备案工作;已备案的相关教育App暂时从平台下线。通知发出后,相关App开发者陆续进行整改,同时,不少中小学生和家长也对此进行了热烈讨论。

教育类App暂时从平台下架有喜有忧

“不能搜题的话,我该怎么检查作业呢?”就读于漳州实验中学的学生林思琪十分烦恼。她习惯在写完作业时马上检查作业,遇到没有答案的题目,便会在作业帮等App上寻找答案。“我有些强迫症,做完就想要立刻知道自己做对了没有,做错的话,错在哪里。其实学校老师不太喜欢我们这样检查。但是自己搜索确实方便快捷,因为搜题App基本上‘又快又准’。”在林思琪身边,有很多像她一样有“强迫症”的学生,希望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以跟上学习进度。

拍照搜题类App的诞生让不少学生家长“如获至宝”。有数据显示,中小学教育App活跃用户排名前十的软件中,排名前几的App均是拍照搜题类,某拍照搜题App曾公开表示,其题库有高达3亿的题量,可以说各类题目应有尽有。

与林思琪的焦虑不同的是,不少曾是这类App“忠实用户”的家长却连连称赞。“我的工作繁忙,基本没时间督促儿子学习,再加上他们知识更新太快,有些我也不太懂,这些App之前可以说给我们减轻了压力。”市民吴琳在银行工作,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她对于上初三年儿子的学业十分上心。“我听其他家长推荐,也下载了小猿搜题,拍一下作业,就能对照检查。这个App确实很好用,老师也说我们正确率提高了,但是期末考,他好几门课成绩竟然都下降了,直接获取答案就意味着知识没学到位。”

“家长会上老师提过这个问题,不要让学生使用这类App。”市民刘海生说,“我女儿刚上高中,高中理科难,老师说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经常发现学生是网上搜答案来应付老师的。这就失去了做作业的意义。”不少老师表示,学生的作业有经过思考的过程还是直接抄答案,老师通常都能看出来,如果没看出来,在考试的时候,基本也能“露出马脚”。

教育类App是把双刃剑 应规范发展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家长表示,有了这类App,孩子做题可能只需要拍照不需要动脑,对于心智还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确实是一种“诱惑”。“下架整改一下搜题规则,也许对学生更好。” 市民刘海生说,“‘双减’后,孩子的学科类辅导班停了一部分,希望教育类App可以尽快整改,方便家长给孩子做好辅导。”不仅仅是家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能通过教育App丰富教学内容。而大学生课后与老师接触机会少,答疑任务也能让教育App承担一部分。

记者在苹果手机App Store搜索栏中输入关键字“搜题”,小猿答疑、懒人搜题、作业帮、大学搜题酱、题拍拍等App仍可下载。

与以往不同的是,有些App的界面上会跳出“你是否满14周岁”等选项,或者提示需要提交家长身份证号等信息进行验证。而作业帮和小猿答疑则直接将App名称改为“中小学生家长作业检查和辅导工具”和“中小学生家长功课辅导答疑利器”,将App适用对象定位为学生家长。

实际上,教育类App的用户群体多为中小学生,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学习,直接生成答案的拍照搜题功能却让学生“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但教育应当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当“互联网+教育”乘风而上,教育类App暂时下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如何规范发展,让新的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效率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教育类App是把双刃剑,正确引导才能平衡利弊,管住生产源头,才能管住市场。

开发教育类App的目的是让学生提升对题目的理解和运用。有业内人士指出,App开发商不仅要通过强化用户实名认证管理、开发面向不同群体的不同版本等措施来修正完善,更要摒弃直接生成答案的粗放模式,在解题方法讲授、同类型试题训练等方面有更大突破。

而在学生自控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教育类App的监管,坚决治理有问题的教育产品,同时,家长和学校也要进行科学引导,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最大程度发挥教育类App的辅助作用。

(☉本报记者王心如 文/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