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杭从“稻”出发扎根于田 以数字赋能现代农业

2022-05-17 15:30:12 来源: 浙江日报

0浏览 评论0

浙江是农村改革的先发之地。一项项敢为人先的改革,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浙江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实施以农村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集成改革。

围绕以农村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全省各地都奔跑在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域内,余杭区余杭街道以3万亩永久性基本农田为着力点,探索出一条融合大规模流转、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良种良法推广和数智化农田管理、“8+1”飞地抱团发展等做法的综合路径,为共同富裕路上的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提供新思路。

从“稻”出发扎根于田

八村抱团聚力发展

从苕溪上空俯瞰余杭区余杭街道,南拥南湖,倚靠未来科技城,创新活力如日中天;北部8个村,包揽了3万亩永久性基本农田。五月风里,田间已飘起麦浪香,颗颗饱满的麦田一片金黄,即将迎来丰收期。而这份丰收的喜悦,惠及北部8村、71.8平方公里的家家户户。

强村又富民,余杭街道如何布局?“原先这些村都面临着农民收入来源单一、村集体经济增收比较困难的问题。我们认为抱团发展、统一管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才是出路。”余杭街道主要负责人说,于是,街道依托涵盖8村及战略合作单位等党组织在内的“聚耀禹航”党建联盟,打出苕溪以北8村抱团聚力发展的“禹上稻乡”模式。

抱团的前提,是整合。余杭街道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规模流转机制。也就是说,街道在充分保障农户利益的基础上,综合土地质量、区域位置等因素对土地评定等级,根据等级确定土地流转价格标准,进行新的农田资源整合。

整合后的农田资源,就如同一片待开发的“富矿”,如何高效用好资源、提升亩均收益?余杭街道将农田资源推向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种粮主体进行集中种植。在街道牵头指导下,苕溪以北8个村经济合作社共同出资入股,并引入职业经理人进行统一运营。该负责人说:“八村股份合作社组建联合体,共同出资统一谋划,既提升整体实力又避免了内部竞争,土地收入随流转单价提升不断增长,村集体每年福利、分红等按比例提升,农民在家门口即可创业致富,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村民获得感、认同感提升了。”

不仅如此,余杭街道坚持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禹上稻乡”。通过因地制宜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街道从农田灌溉设施、田间道路、田间输配电设施和耕地质量提升等方面改造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两年来,“禹上稻乡”区域共实施农田改造4000亩,改造排灌沟渠约20000米,整修机耕道路8000米。

与此同时,余杭街道积极对接校企合作,为“禹上稻乡”区域亩均收益提升提供智力支撑。近年来,余杭街道已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农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聘请浙江大学吴殿星、张国平、张天真、陆建良教授团队作为农学顾问,设立浙江大学农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引进以“软香二号”为代表的高科技改良品种推广种植。春耕期间,街道还积极深化“三服务”,主动邀请余杭区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积极对接种粮大户,做好春播、育苗、施肥等农技指导工作,落实全年耕种计划。

截至2021年底,近6000户农户已签订协议,流转耕地2.7万亩,实现产量提升12%;亩均收益从2000元提升到6000元。

以创为核拓新求变

数字赋能现代农业

不同于其他乡村,“禹上稻乡”的万亩良田不在深山,而是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域中。因此,以数字经济的创新思维突破传统乡村振兴思路,是余杭街道始终努力的目标。奔着这个目标,“禹上稻乡”无处不散发数智化气息,从田间生产到农产品销售,再到文旅项目。

刘松是位“85后”,不是本村人的他,日日以“禹上稻乡”为家。2019年,他通过余杭区农村职业经理人的应聘,来到永安村担任农村职业经理人。“一开始,我们只有3个人主要负责村集体资源运营,短短几年后,团队已经扩大到20余人,村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跟随刘松的脚步,我们走进当季种植的小麦地。远看是常见的农田模样,可近看便能发现,田里安装着各类监测设施。“我们农田的耕、种、收环节都已经实现了‘机器换人’,还制定了全程机械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粮食种植、生产作业流程。而使用这些监测设施,可以在粮食的种植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刘松说,不只是种植环节,“禹上稻乡”依托“农安码”应用打造粮食质量监管的“指尖农业”体系,记录着农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仓储到销售等全过程信息,确保粮食生产质量安全可溯。

基于这样的数字农业种植体系,“禹上稻乡”推出认养农业新模式——“认养一亩田”活动。“我们开发了‘数字稻田认养’APP,游客不仅能在线上完成农田短期租赁,还可以随时在手机上远程查看农作物的种植长势。到了农耕时节,游客还可走进田间,体验作物播种、育苗、生长、收获全过程。”刘松说。

在“禹上稻乡”,想要体验乡村乐趣,不仅仅有“认养一亩田”活动,还有以“稻”为主题的系列研学活动。余杭街道通过设定四大研学主题“稻享、稻乡、稻香、稻项”,分别向孩子们开放乡村探索、智慧农业、自然教育、体育健康等户外课堂,走进乡村、了解乡村。“除了电话报名、小程序咨询,接下来游客朋友马上可以通过‘浙里办’的‘禹上稻乡’服务专区预约研学活动了,我们在‘禹上稻乡’的后台也会实时跟进。”刘松说。

“稻梦空间”是余杭街道打造的数字乡村应用场景,整合了农品优势、新锐品牌、产业空间、公共服务、聚才政策等资源,为种粮大户、落地企业、创客、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从业务流程到数据多跨协同,再到体制机制,都要进行重塑与改革。”余杭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业务上,“禹上稻乡”开始从传统农业向订单农业演化,帮农促富的方式也从线下转成线上;业态上,村民生产卖粮的单一经营方式也转向了农文旅融合的产业业态;数据上,种粮大户数据、经营数据、稻田实时数据等信息,让农业生产与经营更科学。

有了数字赋能,电商资源、创意体验、高新科技助农富农的新场景纷纷亮相,“禹上稻乡”的农文旅产品也日趋丰富。近期,街道推出的“出类八萃”产品礼包涵盖8村特色农产品,已累计带动涉农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24家100多万元的产品销售,获得客户一致好评。2021年,“禹上稻乡”接待游客13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增收85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逐年增长,核心区块余杭区永安村从2018年的56.85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315.19万元,增幅达454.4%。

二元同频飞地联建

内外联动激发动能

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发展,“禹上稻乡”区域内的8村村级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已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新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因非常滞洪区调整以及整体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客观因素,集体经济缺乏新的发展路径和空间。

如何为村集体经济寻得增收新路径?余杭街道将突破的眼光拓展至街道全域。“一条苕溪将街道一分为二,以南发展数字经济,以北发展传统农业。我们也一直寻找,改变城乡二元割裂局面、加快区域间同频共振的方式。”余杭街道主要负责人说,现在,街道从寻找苕溪以北8村新的产业空间切入,推出“8+1”九村联合村级留用地自主开发模式,探索以市场化路径、实现区域性共富的目标。

“8+1”指的是,苕溪以北的8个村和苕溪以南的沈家店社区。早年间,沈家店社区已取得村级留用地农转用审批,拥有约38亩用地面积的商业兼商务用地。但近年来,由于自主开发资金不足、合作开发模式限制等因素,村级留用地长期闲置。“如果将8村的资金投入到沈家店社区的闲置空间,就可以同时盘活资金和空间。”该负责人说。

目前,沈家店社区和苕溪以北8个村共同成立联合公司,开始规范推进项目开发工作。据了解,该项目将建成8万平方米综合体,房产按照30%产权归沈家店、其余70%产权平均分配给苕溪以北8个村的比例进行分割析产。按此比例,每村可获得1亿元资产和每年300万元的现金流收入。

“8+1”九村联合村级留用地自主开发模式为“禹上稻乡”寻得外部的新发展路径,并以此由外向内不断增加新收入。在此同时,“禹上稻乡”也在通过内部空间提升优化,不断做强内生动力。

今年初,余杭街道针对“禹上稻乡”区域内的有限空间,精准定位设计,打造以稻香综合体、稻香培训中心、大米加工中心、农业研学中心为主的产业空间。其中,稻香综合体是最大的新空间。如其名称,综合体将发挥游客中心、接待中心、展示中心、创客中心等综合性配套功能,成为集游客接待中心、农产品展销区、未来乡村展馆、“禹上稻香”品牌展馆、稻米文化展馆、众创中心、大米主题餐厅等于一体的公共区域。

除了稻香综合体,其他新空间也将为研学、农业生产等领域释放新动力。“乡村的土地空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尽可能让有限的空间释放更大的能量,为未来乡村的发展积蓄强大动力。”该负责人说。

标签: 农田示范建设 现代农业 乡村振兴 农产品销售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广东公示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荐名单 深圳4个产业园项目入选

广东公示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荐名单 深圳4个产业园

日前,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示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荐名单,共有53个产业园进入公示名单。其中...更多

2022-05-16 09:19:58
凌源推广区域数字农业发展模式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

凌源推广区域数字农业发展模式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

日前,凌源市农业农村局数据中心与宋杖子镇范杖子村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实现服务器设备连接。该项目的...更多

2022-04-29 14:37:15
凌源实施村级基础暖心工程等系列村级工程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凌源实施村级基础暖心工程等系列村级工程 夯实乡

年初以来,凌源市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总思路,全力实施村级基础暖心工程、集体经济提标工程、实事...更多

2022-04-29 14:33:29
安徽推进科技创新制度 实施科技项目257项

安徽推进科技创新制度 实施科技项目257项

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方阵、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万家、高新技术产业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更多

2022-04-24 10:10:29
春笋大乡富盛镇文山村每天能售出近50吨春笋 促进乡村振兴

春笋大乡富盛镇文山村每天能售出近50吨春笋 促进

近日,在富盛镇文山村的大竹园内,村民王金表正和同伴们卖力挥舞着锄头,将一支春笋从泥土中挖出,...更多

2022-04-07 1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