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登记数创36年新低!大城市缺优质男青年,农村男青年缺彩礼
2022-03-20 19:22:52 来源: 财经杂志
0浏览 评论0条
2022年2月22日,北京朝阳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外大批新人排队等待登记。图/视觉中国
文 | 《财经》记者 金贻龙
编辑 | 朱弢
33岁的郑立寒觉得,现在的北漂单身生活挺好。
她每天上午9点出门,如果工作不忙,通常能在晚上7点下班,回家简单吃点速食后,一个人在房间里,看书、做直播。到了周末,她喜欢参加心理沙龙,和朋友们畅聊痛饮。
从2009年离家上大学算起,郑立寒已经在北京独自生活了12年,从事过前端开发、网站编辑、新媒体运营等不同工作。尽管也会有“催婚”压力,她却显得颇为淡定,“人生有那么多大事要做,我为什么非要先结婚生孩子?”——这或许是新一代年轻人婚育态度的缩影,与父辈们当初的选择不尽相同。
郑立寒的父母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他们的成长环境充满了集体、宏大叙事,讲究奉献精神,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观念影响,那个年代,在20岁左右的年纪结婚生子,几乎是人生“必选题”。
几十年过去,中国的生育政策几经调整,在此过程中,受教育程度提高、婚姻成本竞争加剧、自我意识觉醒等复杂因素交织,结婚,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种“备选项”,更多像郑立寒一样的适婚人群,在都市里独居,过着单身生活。
民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结婚登记763.6万对。这是在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后,又跌破800万对,同时也成为民政部自1986年开始公布结婚登记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指出,结婚登记数量下降背后是晚婚、不婚和独居,这并非新现象,而是人口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世界各国都经历过类似情况。从中国现实情况来看,初婚年龄推迟、适婚人口总量减少,是影响结婚人口数量的基础性因素。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结婚人数逐年减少,将直接压低出生人口数量,同时对家庭领域的消费产生一定影响。
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提出建议,加快建立健全家庭社会友好的政策体系,其中提到的关于“鼓励和保障在校硕士和博士生结婚生育”引发社会热议。《财经》记者采访了几位年轻人,除了寻找独居或晚婚的原因,也试图展现当代年轻人的婚恋困境、对生育的思考,以及他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
“为什么非要结婚生子?”
北京五环外,郑立寒以每月2000元的价格租了一个10平方米的单间。房间面积不大,却容纳了小书桌、1.5米宽的床,还有衣柜、空调……总之,该有的家具一样不少。“够我住了,以前也是这么过来的。”听起来,她好像习惯了现在的独居生活。
下班回家路上,郑立寒习惯到商店买螺蛳粉、饺子等速食,替代晚餐,那款网购的1L电饭煲正适合她一个人用。
郑立寒是在2021年9月搬到这里的,主卧和次卧也都住着单身室友。除了能大概猜出对方的年龄,几个住在同一套居所的年轻人彼此并没有更多接触和了解。这种互不打扰的室友关系,反倒让郑立寒觉得轻松。
七年前,郑立寒的状态不是这样的。她当时在一家汽车服务公司做运营,那个时候,O2O大战正酣,公司融了不少钱,于是大规模招兵买马。可是风口来得快去得也快,才转正四个月,她就被裁员了。同年,她又进入一家能源创业公司,但老板的新项目投资失败,她再次被裁员。
“脑子一片混沌状态,觉得自己不够好。”郑立寒形容当时的心情。那一年,她26岁,正值女性在婚恋市场的黄金期,母亲不时地在电话里催她找对象,父亲也传来生意失败的消息,当这些情绪堆积到一起,她发现自己患上了中度抑郁。
郑立寒扭转抑郁的方式是自我学习。从2017年起,她看了许多与亲密关系相关的书籍和电影。一年之后,本是计算机专业的郑立寒决定转入心理情感咨询行业。春节回家,亲戚们聊起她的工作,有些不理解:“你都到结婚生子的年龄了,为什么还要折腾?”“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郑立寒坦言,她确实被这些说辞影响过,也曾因年龄而焦虑,但参加几次心理沙龙后,她松了一口气,因为好几位优秀女性都是四五十岁,仍在追求事业和爱情,“为什么非要结婚生子呢?我们的价值不应该被他人定义。”她说。
“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年轻一代有了更多人生目标,不再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他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计迎春长期研究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在她看来,独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兴起,实际上也反映了婚姻的传统功能逐步解体,以及婚恋观念的时代变迁。
据民政部统计,2019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数量高达2.6亿人,其中有8000万人像郑立寒一样处于独居状态。
独居的日子里,郑立寒在知乎、抖音、微博上发视频、写文章,戏称自己是“十八线村花”。她讲述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也分享对婚姻与家庭的理解。“我不担心别人怎么评价我,我比以前更勇敢和敞开了,也更接近真实的自己了。”郑立寒现在是一个有着3万粉丝的心理咨询博主。
但当被问及是否已经准备好不婚时,郑立寒想了想:“结婚、不婚,都是走走看看,没有遇到合适的就(先)单着。”对于现阶段的她来说,比起简单地确定一段关系,寻找自我更加重要。
城市相亲角的日常
标签: 结婚登记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21年结婚登记数据跌破800万对大关,创36年新低
民政部最新发布的统计季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 6万对。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更多
2022-03-20 06: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