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泉州分行:整合“新资源”补齐“旧短板

2016-11-04 09:10:37 来源: 泉州企业家杂志

0浏览 评论0

整合“新资源”补齐“旧短板————看中国农业银行泉州分行如何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中国农业银行泉州分行:整合“新资源”补齐“旧短板农总行三农政策与业务创新部总经理冯延成(右)一行在市农行行长沈明池(左二)的陪同下到安溪农资经销点调研

泉州企业家杂志(本刊记者 林锦旺 通讯员 张瑞德)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确定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新型驱动力的今天,“三农”再次成为改革的重点领域。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周慕冰几次三番地强调:“用金融力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银行责无旁贷!”

农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靶向”,依旧是“三农”。正在着力打造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农行,如何“精确制导”,把服务“三农”这篇大文章做出新特色?

对此,中国农业银行泉州分行(下称“泉州农行”)近年来的做法不无启示。

“整合现有的资源,创新更多模式、产品和服务,用来补齐‘三农’中存在的基础设施、科技、现代金融服务等‘旧短板’;因为补齐‘旧短板’,就等于做好‘新三农’。”该行行长沈明池扼要地总结。

服务农业

让农业基础更稳固 让农业生产更创新

今年严峻的洪涝灾害形势,让我们再次认识到,农田水利建设仍然是农业的“短板”。2016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保障。

近日,福建省重点项目彭村水库开发经营主体获批农行3亿元项目贷款授信额度。

彭村水库位于泉州市德化县城关上游,是一座具有供水、防洪功能兼具灌溉和发电效益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该项目开发除主要承担德化县城区供水与防洪任务,还能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对下游的泉州多县市用水发挥“蓄丰补枯”作用。

年初以来,泉州农行把水利类项目的营销作为项目储备和营销的重点。最近,更是把握农行总行与水利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有利契机,成立专业营销团队,主动对接当地市、县两级水利部门。

目前,泉州农行已与泉州市水利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累计营销包括泉州彭村水库等水利类项目20个,授信42.5亿元,实现投放10.52亿元。

服务农业,在“稳基础”的同时,泉州农行更不忘“抓创新”。

该行对“茶油奶奶”的扶持便是其中的生动案例。

在大多数农村,茶籽炼油均采用传统工艺,缺陷不少,如出油率低、油渣多、有害物质多、价格低等。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德化祥山大果油茶有限公司从德国引进两条世界最先进的茶油生产线,出油率比传统工艺提升了近10倍,价格提高2倍以上。该公司以“茶油奶奶”为品牌的成品油一经推出,很快供不应求。

试水成功后,该公司董事长林安娜计划再引进5条生产线,此时却遇到了资金瓶颈。

泉州农行得知后,便主动对接,创业伊始,林安娜没有银行承认的有效抵押物,但经过反复调查和研判,农行最终还是以担保方式向林安娜授信100万元,而且这是福建省此类贷款的第二笔。

究其原因,沈明池不假思索地说:“科技是传统农业的‘短板’,科技也是传统农业向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引擎’,因此,科技型农业正是农行优先重点支持的领域。”

获得贷款后,为引进更多生产线,林安娜还盖了厂房。投产后,预计1年可榨油20万吨,相当于整个泉州加起来的量。

多年来,农行结合泉州实际,针对安溪茶业、永春芦柑、石狮海洋渔业等产业,在助推当地特色农业企业通过科技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方面投入力度有目共睹。以安溪茶业为例,至9月末,安溪支行茶叶行业存款24.26亿元,贷款13.92亿元,其中茶叶产业法人贷款1.85亿元,茶叶产业个人贷款12.07亿元。

服务农民

让农民共享现代金融 让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安溪聚丰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连来记忆犹新:10年前,要存一笔货款,必须从老家尚卿乡骑20多公里的路程来到安溪城关的农行网点办理,有时现金装了一麻袋,一路担惊受怕。

10年后,不止是尚卿乡,安溪大多数乡镇,越来越多农民足不出村,通过“金穗惠农卡”不仅可以办理存款、转账、结算、缴纳水电费等基础金融业务,还能购买国家指定的农药化肥。另外,还可根据消费记录和信用等级,对符合条件的茶农进行授信。

[责任编辑:陈玉玲]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