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间带来甜味的人 明代慈善家李五

2014-06-20 17:57:41 来源: 今日泉州网

0浏览 评论0
查看原图
  • 李五雕像伫立于晋江池店镇池店村路口
  • 李五纪念馆已成为晋江的慈善教育基地
  • 凤池李氏家庙中尚存明英宗钦赐的“乐善好施”匾额
  • 始建于宋代的福海堂也留下了李五的足迹
  • 池店的九落大厝是当年李五辉煌事业的见证

舍糖灭瘟救万民

说到李五的善举,不能不提他在浙江宁波鄞县“舍糖灭瘟”一事。

明正统九年(1444年),李五贩糖至浙江宁波。一天,李五听闻鄞县买糖者突然增多,便调运大批凤池糖至当地销售。但是,当李五来到鄞县后却得知,此处正瘟疫肆虐,百姓盛传只有服用泉州产的凤池糖才可治病,故而购者日众,一时间糖价猛涨,凤池糖成为当地抢手货。

按常理,商人一旦遇到这种千载难逢的赚钱“良机”,岂肯轻易放过。然而,在面对这种“商机”时,李五的良知没有泯灭,在赚钱与救人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为了让没钱买糖的穷人也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李五当即决定为民舍糖。人们闻讯后蜂拥而至,李五见需者太多,索性在当地交通便利之处找到一口水井,每天将糖倒入井中,任民众自取服用。不久之后,瘟疫果然被根除,鄞县因李五施糖而重享安宁。

糖,不过是让人嘴上发甜。救人于水火,则会让人甜在心头。“舍糖灭瘟”一事涉及万民的安危,而李五肯舍一人之糖,换取万家福音,这是真正为世间带来甜味之举。善行缘于心,有心,则有根基,用心,则见行动。李五的善行发自于心,没有丝毫的刻意和做作。当时或许有人笑他痴,笑他傻。但,兼善天下的那种甜蜜,却是万世都能分享的,这又岂是一时钱财所能比拟的?为了纪念慈善家李五,鄞县的人们世世代代将李五舍糖的那口井称为“恩公井”,直至今日,此井仍存。

[责任编辑:林春婷]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