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四海根在永春 海外乡亲倾情永春教育百年史话

2014-06-23 17:48:11 来源: 永春新闻网

0浏览 评论0
查看原图
  • 旧校门
  • 梅峰书院
  • 郑安邦
  • 吴佐熙
  • 大合照
  • 旧聚青楼
  • 旧披云楼
  • 旧郑信顺纪念堂

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们要用金剪刀打开学校大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要用金锁匙打开智识宝库,刻苦学校科学文化知识,为四化建设培养更多人才;要用金焰的火花照亮心灵,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化建设人才。”1985年10月28日,在著名侨领郑文尧为纪念其先父捐建的郑信顺纪念堂举行剪彩典礼上,时任省长胡平这样说。而随后发言的教育家梁披云说:“千百年来流传着一句话,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要强调‘人只为己,天诛地灭’。今天,我们在这金碧辉煌的纪念堂,但你可知道独资捐建这楼的海外华侨郑老先生并不算一个大富翁。他吃粗茶淡饭,平日节衣缩食,积攒巨资,是为了故乡多出人才。”

“以我的名字建楼,真是感慨万千。清辉、良斗早有此议,我未敢承受。”1987年春天,侨胞梁清辉、梁良斗捐资为该校兴建一座综合性教学大楼,决定以“披云楼”为楼名,梁披云不禁感慨,海外侨亲为乡梓兴办事业的正道是上下合心、内外齐力,小大协进,“我每次回来,永春都有新面貌,今天与昨天比,有很大进步,但要看到新的明天,就要作出很大努力。”

为了故乡多出人才,众侨亲纷纷为永春一中来添砖加瓦、保驾护航。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郑文尧、梁良斗颜秀兰伉俪、梁清辉、洪衍君女士、郑清治、陈荣助苏丽玉伉俪、周友智邱美琴伉俪、黄少江、黄正泉、颜彣桦等侨贤及各届校友捐资千万元,郑信顺纪念堂、校友楼(由旅港300多位校友筹资兴建)、披云楼、鸿钩楼、武中楼、聚青楼、洪晓楼、锡雍楼、梅镜广场、梅镜亭、良斗亭、智美图书馆等拔地而起,创下了“汇八方涓流,襄教育伟业”的盛况。

1987年到1996年,十年间“海外乡亲捐资教育事业就超6000万,全县一半以上的学校校舍建设得到侨亲的资助。”时任教育局长的洪一彬说,1991年永春一中举行建校85周年庆典,海内外校友、侨贤云集梅峰,共商学校发展大计,为创建省二级达标中学擂响鼓点。1992年,永春一中以91分的高分通过省二级达标中学评估;1995年,随即提出“争创一级达标学校”的目标,1999年通过一级评估。

“但愿我能读这样的中学。”2003年余光中为永春一中题词。“毓秀梅峰院,桃源侨贤心。”2006年百年校庆之际,中国侨联副主席、时任福建省侨联主席的李欲晞发来题词。2011年105周年校庆时,这所汇集海内外永春人培养后侪希望的学校已培养出5万多名毕业生。“以坚强的团队承载社会厚望,以奋进的足迹展开锦绣前程,以创新的勇气追求名校的梦想。”一中人这样说着这样做着。

参考资料:《永春一中建校105周年纪念册》、《百年天民 八闽师表——曾天民校长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永春鹏翔郑氏族谱》、《永春县侨捐项目汇编(第一辑)》、《闽南古镇五里街》、《永春县志》、《桃源乡讯》(改版前)、《永春教育》、《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志略》等。

[责任编辑:林春婷]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