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海昏侯墓主确定:汉武帝之孙、废帝刘贺(图)
2016-03-02 14:59:17 来源: 新京报
0浏览 评论0条
内棺开棺全景图
他介绍,上述内容也是当时手工艺技艺和文化艺术发展的集中体现,从中不仅能窥见汉代经济的发展水平,更能领略巍巍大汉的雍容气度。
展览的第三部分非常重头,“墓主身份会通过这个部分‘揭晓’”,该负责人说,展览会通过文物与文献对话的方式,以详实的物证和书证揭开墓主身份之谜。
最后一个部分会展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相辅相成、紧密配合的成果,命名为“保护共享”。
白酒历史或早1000年
今天展出的441组件海昏侯墓出土文物,除了马蹄金、铜钱等“财宝”外,还有一些重器。其中,玉器被存放于恒湿展柜,如玉剑饰,主棺中出土的“大刘记印”玉印等。
西周青铜提梁卣和东周青铜缶,两件由周朝“穿越”到汉墓的青铜器,显示墓主人收藏古董文玩的爱好。
同时,一些文物也能够穿越千年,成为历史的见证。
杨军介绍,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关于南昌城最早、最珍贵的实物资料——带有“南昌”铭文字样的青铜豆形灯。虽然史料记载南昌在汉高祖时就已建城,但其名如何得来,却有可能通过海昏侯墓的这一发现得出确论。
他说,在墓葬的各个功能分区里,都设有通过腹部储水进行循环排烟的高等级贵族使用的灯器,“回廊、椁室、过道都有灯”,这些灯上大多带有“昌邑”字样,还有一件青铜豆上明确出现了“南昌”的字样。
另外还有一件穿越千年的“蒸馏器”,杨军说,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蒸馏器”,考古工作者们根据直观印象的命名,带来了一个有关酒的猜想。
经社科院鉴定分析,发现其中的主要残留物是芋头,这个结果让专家们将答案锁定在蒸馏制作烧酒的器具上,因为芋头是早期制酒的原料之一,“日本到现在,制作清酒的主要原料还是芋头。”杨军说,如果真能确定这个器具为制酒蒸馏器,就意味着汉代已可蒸馏白酒,由此可将白酒的历史推进1000多年,“此前最早发现的制酒蒸馏器出现在元代”。
不过此事事关重大,杨军也表示要审慎对待,“需要科技工作者、考古工作者和文献工作者的合作”,完成实验才能做最终定论。
【背景】
刘贺父亲刘髆,为汉武帝刘彻之子,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刘髆被封为昌邑王,为西汉第一位昌邑王。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正月,昌邑王刘髆去世,谥号哀王,史称昌邑哀王。刘髆死后,年仅五岁的刘贺嗣位,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4月17日,汉昭帝刘弗陵驾崩,时年21岁。因汉昭帝没有子嗣,刘贺被拥立为帝,尊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即上官太后,霍光外孙女)为皇太后。
刘贺在位仅27日,因荒淫无道,搅乱朝政,被群臣废黜,返回故地昌邑。霍光另立汉武帝曾孙刘询为皇帝,是为汉宣帝。
元康三年(公元前前63年),汉宣帝下诏,刘贺被贬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
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
[责任编辑:陈健]
相关阅读
- (2014-04-04)李克强收到江西果农脐橙 托人转交100元脐橙款
- (2014-06-21)农民偷拍县长收礼18天后被捕 传万载谈“汪”色变
- (2014-06-21)江西一教学楼泥石流冲塌 一教师家庭4口人遇难
- (2014-06-24)江西官员死磕举报苏荣夫妇3年 称遭报复陷害
- (2014-07-05)苏荣江西任职轶事:陪妻子买菜 江西首富作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