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沪宁22年前的“政治日记”写了啥?(图)
2016-05-16 14:48:39 来源: 新京报
0浏览 评论0条
青年王沪宁(右二)
关于反腐
“反腐败的重点之一应该是反‘超腐败’”
书中记录,7月27日,王沪宁来到了北戴河,“(出火车站后)大概20分钟,到了一片树木繁盛的地方。在警察的潇洒的指挥下,我们拐进了一条路,然后就到了我们住的楼,一幢西式的小楼”。
“政事儿”注意到,此后,7月28日、7月30日、7月31日这三天,王沪宁在北戴河写的日记,都提到了反腐问题。
在7月28日的日记中,他写到:现在反腐败斗争的重点之一应该是反“超腐败”;之所以是“超”,是因为它们在规模和性质上均为一般腐败活动所不能比拟,同时危害性和影响也是一般腐败望尘莫及的。
他分析认为,这种“超腐败”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往往在一定公共权力的参与下完成;二是往往以集团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个人的方式出现。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组织骗税,有组织走私,有组织造假,有组织索取、以单位的形式弄权勒财,有组织侵占、表现在对国有资产的侵占。
在7月31日的日记中,他写到,当时的腐败呈现从低质到高质、从低层腐败到高层腐败等趋势。“高质腐败可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物质利益损失。不以获得物质利益、而以获得权力为目的的腐败活动更加危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苗头还会发展,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可能会加速蔓延”;“高层腐败的发生面虽然小,但是如果发生,影响要比低层腐败大得多,是反腐败的重点。这里说的高层腐败是指副部级以上干部的腐败活动。统计数字表明,在这个范围内,腐败活动比较多地发生在副部级到正部级干部中间……要制定适用于这个层次干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建立起专门的监督机制,常抓不懈”。
关于国家治理
“要实践政府对所治理的民众的总体诺言”
“政事儿”注意到,书中多篇日记记录了王沪宁对国家社会治理方面的思考。
在2月24日的日记中,他写到,(上海)金属交易所反映,新税制执行后,上海收增值税,外地没有收,导致上海(金属交易所)的成交量大幅下降,“很多生意跑到外地交易所去了,这就是今天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各地各自为政,产生不平衡。应该成立中央巡回法院,专门保持全国的执法的平衡”。
3月12日的日记显示,当天王沪宁到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开会,会议议题是征集对“21世纪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政府法制建设”课题的意见。“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法制化的过程,无法不能说是现代化”,王沪宁写到:在美国一些城市,法律规定吃了大蒜之类的东西,要半个小时以后才能到公共场所去。法律在国外是一个天大的规则,任何人不能违背。在中国,法律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地位,法律是一个天大的概念,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这就是差别。
3月15日的日记显示,王沪宁当时正在写一篇谈政府形象的文章。“政府的信誉是什么?政府的信誉,总体上来说就是要实践政府对所治理的民众的总体诺言”。他写道:能否在日常的管理和政府活动中实现政府的诺言,是政府有没有信誉的最基本的因素。政府的总体诺言要由构成体系的各级机构来完成,每个政府机构,不论是高层机构还是基层机构,每个行政人员,不论是高级干部还是初级干部,均要在自己的实践中实现总体诺言。总体诺言是分解到各级政府的,各级政府在自己的活动中也承担了自己的诺言,因而各级政府人员必须身体力行,实践诺言。这样才能塑造政府的完美形象。没有这一条,政府人员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的地位,把自己的私利放在首位,或者玩忽职守,政府形象自然就不会高大,因为最基本的前提不存在了。
他强调:政治承诺是一个值得开发的概念,可能是建立中国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
个人情怀
“我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多写几本好的书,多教几位好的学生”
“政事儿”注意到,在一些日记中,王沪宁谈到了个人的理想信念和生活感悟。
3月10日的日记显示,当天王沪宁出席了上海市表彰十大精英大会,“我在会上讲:我热爱教师的工作,我也热爱学生。没有这种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教师。我相信,教育学生是自己最想做的事。我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多写几本好的书,多教几位好的学生。事业已经成了我的生活方式中的一个部分,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一种方式,不能没有。在国外的时候,最想念的就是办公室和学生”。
他还在日记中写道: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此乃最大的快乐。生活在今天的人,常常说前人无能,把中国搞成这样,我希望以后的中国人不会说今天的中国人无能,把中国搞成这样,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在6月26日的日记中,他写道:什么乐趣也比不上塑造生命的乐趣,尤其是塑造生命成功的乐趣。谁是以塑造生命为第一义务的人呢?除母亲赋予物质的生命以外,教师是塑造精神生命的最有影响的力量,也是最微不足道的力量,“有时看到学生成长起来,真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上的快乐。我有时经常问学生的问题是:“你有精神上的痛苦吗?”实际上也就是问:“你有精神上的快乐吗?”大部分人不能谈这个层次上的痛苦快乐。但是,没有精神上的痛苦快乐的人,难道可以作为一个来过这个世界的人而存在吗?难道是一个有过真正的生命的人吗?
[责任编辑:陈健]
相关阅读
- (2014-09-26)张德江会见西班牙首相拉霍伊
- (2014-10-14)张德江会见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副总统阿利克
- (2014-10-14)张德江会见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副总统阿利克
- (2014-10-18)张德江主持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
- (2014-10-30)张德江会见俄罗斯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