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修缮技艺面临失传 如何培育高水平技艺人才?

2021-12-24 15:48:05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漫步泉州古城区,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星罗棋布,无不彰显着文都独特而又深厚的韵味。然而,那些曾经世代相传的闽南传统建筑的修缮技艺,如木雕、石雕、油漆、彩画、剪粘等,却遭遇人才断层、后继乏人的困境。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古建修缮技艺的传承面临哪些困难?这些技艺该如何传承下去?对此,记者进行调查采访。

【困境】

在调查采访中,记者走进多个古建筑项目的工地,发现技艺纯熟的工匠基本都是50余岁,几乎见不到年轻人。行业老龄化严重,让老一辈匠人对技艺的传承忧心忡忡。

行业老龄化严重 传统技艺面临失传

“这个木构件装反了,要旋转过来。”走进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的教室,一节木作实操课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主授课人是“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世猛。为了将大木作技艺传承下去,年过七旬的他走进学校的讲堂,一改先师隐藏技艺的做法,积极将所掌握的技艺向后人进行详细解读,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这门技艺。

王世猛出生于惠安县崇武镇溪底村,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木作村”。他16岁起便跟随父亲和叔叔学习木作技艺,此后又向其他人拜师,不断精进技艺。39岁时,他跟随师傅王为尧担任泉州承天寺重修工程的助手。在“溪底派”老师傅的精心指点和多年的社会历练下,他成为闽南古建筑营造技艺中执掌“篙尺”的大木作匠师。至今,他参与了200多座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目前社会上的古建师傅年龄普遍偏大,50岁以上的人占大多数,30多岁的都少见,更不用说20多岁的年轻人了。”谈起如今古建修缮技艺传承的情况,王世猛忧从中来。他告诉记者,在古建筑行业,以往都遵循着严格的师徒制或者家族制,没有专门学习渠道,技艺一般“不外传”,多重原因下才会有如今的困境,“若再不教给下一代,这门传统技艺就要面临失传了”。

高水平工匠缺乏

技艺水平参差不齐

在惠安,从前有三支很出名的传统建筑工艺的队伍,分别代表闽南古建筑最主要的三大工种——土、木、石。“土”指泥水匠,以龙西村为中心。“木”指木匠,以溪底村为中心。“石”指石雕,以五峰村为中心。三个村三支队伍,距离分别不到三公里,形成当时惠安传统建筑技艺的“铁三角”。

出生于五峰村的蒋钦全拥有“先天优势”,13岁的他便在祖辈的精心传教下,学习平直等石雕基础技艺。如今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为古建筑技艺的传承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和国家级传承人蒋钦全、王世猛一样,许多高水平的古建筑工匠都是从小学起,从学徒做起。蒋钦全表示,古建筑修缮技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积累。“古建筑修缮的艺术、文化含量都很高,然而很多工匠由于年轻时家庭条件有限,文化水平不高,很难深入领会其中的文化和艺术。”蒋钦全告诉记者,精通古建筑技艺和相关文化的高水平工匠十分缺乏,现有的工匠技艺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古建修缮和营造的总体水平。

“同在一个工地,做得好不好,大家都看得见。”蒋钦全坦言,工匠技术水平的高低大多是以同行人的评价为主,虽然目前有针对工匠的职业等级评定,但在现实中,市场更看重工匠的实操水平。作为一名管理者,蒋钦全在选聘工匠时首先会通过简单的问答来了解这个人对行业的认知及技艺的掌握,随后根据实操水平认定技艺水平。

学徒工资低

社会认同感不高

53岁的张杨涛是今年福建省建筑行业木工(古建筑传统)职业技能竞赛的第一名。和很多古建工匠被迫学技艺不同,他学习木作却是个人喜好。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个只专注于技艺的匠人,每天只想着如何把手头的活干好。

“像古建木作这种精工细作的活,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做不来。”张杨涛告诉记者,做这行虽然需要一定的天赋,但很多人却是因为其他原因转行。他带过的两个徒弟,就都没有坚持下去。“当初做学徒工资不高,都转行做生意去了。”他叹了口气,“很多人觉得我们是‘打工的’,还不如坐在办公室,哪怕工资变低。”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