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一医院发展纪实 全心打造闽东南区域医疗中心

2016-07-11 16:08:38 来源: 泉州企业家杂志

0浏览 评论0

泉州市第一医院发展纪实 全心打造闽东南区域医疗中心泉州市第一医院院长苏智军(右)为何奔(左)颁发聘任证书。 赖燕兰/摄

泉州企业家杂志(本刊记者  谢玉燕  赖燕兰)2016年,可以称得上是泉州的“医院建设年”——全市11家公立医院同时开工建设新项目,集中财力提升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品质。

泉州市第一医院,泉州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有床位2106张。在泉州“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该院的发展定位是闽东南区域医疗中心。

肩负着800万泉州市民的健康福祉,守护着全市危险急重病号的生命底线,泉州市第一医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幸福泉州”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市第一医院又将如何践行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呢?近日,记者走进第一医院,近距离地了解该院在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发展、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内部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一些举措,全景式展现泉州市第一医院的发展与变化。

人才团队式崛起

“我更鼓励医生们开展临床科研,而不是基础科研,因为临床科研带动的是一个团队的成长。推进一项临床科研,不仅需要领头的医生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还需要各方人员的参与与配合,包括最基础的住院医生团队和临床护理团队,也包括与之相配套的影像、检验、病理等相关人员。一项科研,带动的是一个系统、一个团队的成长……”

“正如病人是一个整体,医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样,医院的人才成长也应该是以团队为主要形式的板块式人才崛起,而不仅仅是一枝独秀……”采访泉州市第一医院院长苏智军时,“团队式人才培养”等字眼频频从他口中蹦出。

医院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尤其像泉州市第一医院这样,守护着全市危险急重病号的生命底线,肩负着800万泉州人健康福祉。与一切有价值的要素集聚都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一样,泉州市第一医院为了让更多的人才绽放,确定花了不少心思。

“3年前,医院启动‘百人培养计划’。医院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只要通过外语考试和业务考评,均可参与培养。”苏智军介绍,纳入此计划的中青年骨干医生将优先被选送到国内外各大重点学科所在的权威医院进修。

为鼓励医生进修深造,提高进修的质量,医院规定,外出进修人员在进修期间,除了院内的待遇不变外,每月根据不同情况,给予3000~10000元的进修补贴。同时还明确,前去进修的医院,必须是国内各专科的国家临床重点学科的医院。据了解,该计划实行2年来,已有50多位医生完成了培训,其中10人赴境外医院进修。

不仅如此,医院为突破副高医生的“天花板”现象,规定,凡职称要从副高晋升到正高的,之前必须完成3个月的进修才能参评,同时,与新项目、科研等相挂钩,彻底打破了上了副高就可以“不修不学坐等晋升”的老习惯。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最近已评上正高多年的该院医务科副科长、呼吸内科庄锡彬主任医师主动要求赴上海医院进修,因为他感到“明显的学术压力”……

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推出的“提质扩面”的制度设计,激发了医生们的业务钻研热情。医院又不失时机地提出“打造学习型三级甲等医院”,为人才成长再添一把火——医院专门设立了院内的科研基金。凡医生申报开展国家、省、市科研项目,一经认定,医院配套提供1~2倍的科研经费。同时,严格项目管理,督促医生们多出科研成果。据了解,仅2015年全院在SCI杂志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发表论文40多篇;科研成果摘取泉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泉州市第一医院成为福建省主要的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医学科研中心医院,综合实力跨入全省三级医院第一方阵,2014年、2015年医院连续两年跻身于“全国地市级综合医院竞争力百强榜”第51位。

以精专的医技惠民

6月12日,从泉州市第一医院传来喜讯,国家重点学科、上海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何奔受聘为泉州心血管病中心名誉主任,这标志着泉州市第一医院与上海仁济医院建立了更加紧密、更为长远的合作关系。届时,泉州市民“足不出市”就能享受到国内权威医生的心脏介入治疗。其实,泉州市第一医院的心脏介入水平在省内已小有名气,此次再次发力,聘请何奔主任为名誉主任,则是期待泉州市第一医院心脏诊疗技术再向前突破时,能得到更前卫、更权威的引导和帮助……

无独有偶,今年4月23日,该院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儿童血液、肿瘤、心脏、重症医学等儿童疑难病治疗展开全面合作,合力打造福建省权威的儿童医学中心。届时,泉州不仅可以摆脱每年大量疑难重症患儿远赴上海、北京就医的困境,甚至还可以接受省内重症患者的转诊……

其实在这之前,该院已持续多年与北京天坛、阜外、上海华山、中山、浙医大等数十家国内各大权威医院进行广泛的合作。

问及医院频频“攀高枝”的原因,院长苏智军一言蔽之:通过与国内权威学科的广泛合作,加快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医院疑难重症治疗水平,让各类重症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有效的诊治,减少广大市民重病负担。

诚然,医院,是个生命所系、性命相托之所,医者光有爱护生命的情怀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呵护健康、守护生命的精专技艺。为了不负所托,泉州市第一医院把重点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建设的基础与核心,紧抓不放,呈现出“传统优势学科变强,新兴学科异军突起”之势。

该院的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是传统优势学科。然而,医院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紧紧抓住当今医学“外科精细化、内科外科化”的趋势,大力开展心脏外科、心脏介入、腔镜手术等。据了解,该院年心脏介入手术量和心脏外科手术量已位居全省第3位、第4位。许多原本需要开胸、开心进行大手术的病人,而今只要留在心内科进行介入治疗即可,不仅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大幅降低了病人的诊疗痛苦和经济负担。统计显示,该院目前腔镜手术占住院手术例数已达25.15%,消化内镜开展的ESD、POEM、STER、EFR、ESE、困难ERCP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更难能可贵的是,该院心内科的医生们主动创建了市县两级心内、心外科医生共用互动的“急梗救治”“心律失常群”“胸痛急救中心”“泉州市一胸痛急救”等微信群,打通了覆盖全市范围的心脏急诊抢救通道。

县、乡的医生收治急性心梗病人、初步判断在当地无法处置时,可以第一时间将病人的心电图等检查报告上传到这些微信群。24小时值守其中的第一医院心内科医生便会马上会诊,具备心脏介入抢救条件的,第一医院相关科室会马上进行术前准备,病人一到,进行必要的复查后,便可第一时间进行介入治疗,为急重病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有这样一组数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院心内科医生执着于“内科外科化”的良苦用心——统计显示,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介入治疗的死亡率为2%-3%,不做介入治疗的死亡率为10%-20%,及时进行介入治疗,能使心梗的总体死亡率下降80%。

[责任编辑:陈玉玲]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