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历史上著名“海岸长桥” 长15公里今仅存7块石碑

2015-12-07 08:51:50 来源: 今日泉州网

0浏览 评论0

长桥已去,文化犹存

长桥已去,只留下残存的7块石碑,不禁令人感叹沧海桑田。然而与此同时,作为泉郡与古港的快速通道,伴随着古港的兴衰与沧桑,海岸长桥也积淀了丰富的海外交通内涵。

一篇记录闽台关系“五缘”的华章

作为泉州古港“门户”、“八闽总口”的蚶江,与台湾“一衣带水”,相距只有130海里,比福州距鹿港还近23公里。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在蚶江设立海防官署派驻通判,管辖泉郡的“一府五县”(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使蚶江成为大陆,特别是闽南地区与台湾之间的重要口岸。

清乾隆年间,大批泉郡乃至闽南先民,就是经过海岸长桥在蚶江东渡,后于鹿港、淡水一带登台,从此开始了在宝岛的开荒垦利,并开创出丰功伟业,史称“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据统计,旅居台湾的大陆人士以闽南人居多,占80%,其中泉州人更是多达40%。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所立的“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载着清时蚶江海防官署设施与台湾鹿港对渡之事,堪称一篇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华章。这种闽台关系所独有的“五缘”,吸引了一批批台胞来泉州寻根访祖、祭拜妈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经商贸易等,演绎着亲情、人情、族情、乡情等血浓于水的佳话。

一条书写海外交通史的文物链条

海岸长桥在漫无边际的历史长河中被湮没了,然而却并没有被“吞没”,反而留下了珍贵的遗址与许多动人的传说,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并延续着。

经寻迹,海岸长桥有“四亭一庵”,即“寿昌亭”、“茶亭”、“永丰亭”,以及近年重修的“海雁亭”和“海雁庵”。顺着海岸长桥延伸,沿着石湖古港的脉络,包括浦内玉澜桥碑,龙尾村的龙尾桥、蚶江古桥遗址、海防官署遗址、通济桥和林銮渡遗址,形成了一条内涵丰富、史料翔实的海外交通史链条,其中不乏省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古遗址还原古桥,用古桥展示历史,用历史激励后人,形成了一条研究和发掘我国海外交通史、闽台关系史的文物链条。

一本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史书

走过800多年的风风雨雨,历经沧桑,海岸长桥及其延伸部分积淀了丰富的古桥文化,包括碑文文化、书法文化等,以及流传千古的民间传说。

海岸长桥现存明、清时期重修长桥的石碑7方,还有对渡碑、海防官署碑等。碑文经作者的千锤百炼而流芳后世,且汇集了当时达官显贵、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墨宝。其中有明代崇祯帝的御笔、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的绝笔等,可谓楷、草、行、隶等书法体的“大观园”。此外,围绕着海岸长桥还留下了不少民间传说,它们代代相传至今,寄托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假、恶、丑的鞭挞。如:海岸长桥“四亭一庵”中的“寿昌亭”,就名起古代儒家“廿四孝”中“寿昌寻母”的故事。说的是寿昌经历了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终于在长桥一堤岸边找到了正在刈盐草度日的寡母而百感交集。为感激当地民众救母之恩,他遂在浦内捐资建庙宇一座,在堤上捐建凉亭一座。当地民众为弘扬寿昌“百善教为先”的孝道,将其分别命名为“寿昌庙”与“寿昌亭”。

在寻访海岸长桥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不少关心文物保护的当地百姓,他们眼看着海岸长桥的遗迹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现在又开始担心仅存的7块石碑也会面临同样的境遇,许多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他们的叙述中我们得知,2001年,当地村民曾自发筹集资金50多万元,在原海岸长桥旁的海岸亭旧址上修建了一座寺庙,取名为“海岸庵”,里面供奉着佛祖。有人甚至把自己的家当搬进寺庙,自愿做起了海岸长桥遗迹的“守护人”。如今,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再修建一座小亭,把仅存的7块石碑重新“立”起来,还它们一个安全的“住所”。

[责任编辑:卢侨生]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