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长谈劳动合同法弊端:职工不努力 企业难解雇
2016-03-08 15:39:38 来源: 新京报
0浏览 评论0条
“打零工的农民工很少企业缴社保”
全国人大代表张晓庆是湖南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职员。自称来自“农民工”群体,近日也在关注劳动合同法修改的消息。
她说,目前农民工缴纳社保的情况是,正规公司都会按规定缴纳保险金,但是打零工的几乎没有企业缴纳社保。
例如在建筑行业内,农民工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张晓庆说,其直接后果是这部分人群很难享受工伤保险,“在这个领域内的保障基本还是空白”。
她认为,若要修改劳动合同法,则应当明确,农民工出来打工要有正常的合同制,如果雇佣农民工半年或者1年以上,企业必须给购买各种保险,“只要有商务登记的公司,都必须这么做”。
政府部门还应加强监管。一是监管企业缴纳保险情况;二是监督农民工缴纳情况。“有的农民工喜欢多拿钱,缴纳保险意识不足。”
张晓庆认为,还应明确要求工资增长要跟上经济发展水平。现在物价太高,工资一年涨几十块钱根本跟不上生活水平的变化,所以建议农民工工资逐年增长的比例要大一些,“福利待遇好了,我们也更有干劲”。 新京报记者 黄颖
实习生 郭锰
“政府可适当承担部分五险一金”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认为,从责任角度来看,目前的劳动合同法没有问题,因为合同是双方的契约;但从经济负担和企业用工成本角度讲,目前确实存在一定问题。
朱建民表示,现在企业的用工成本一是税高、二是费高。目前五险一金是由员工和企业各支付一部分,政府并不承担,这种情况需要改变。
“总体而言,目前存在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不够、企业用工成本较高的问题,不是劳动合同法本身的问题。”朱建民说,国家财政也有责任解决职工的社保费用,不应该只是由职工和企业承担。目前,处在经济机构调整期,企业经营也面临困难。因此当前,政府应该“出手”,减轻企业用工成本。但“减轻”的并非员工的社会保障水平,而是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撑。否则,企业的用工成本就像滚雪球,越滚越亏最后可能就破产了,市场活力也会下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了给企业减税降费,但我觉得力度还可以加大。”
朱建民建议,政府应承担一部分五险一金,这部分并非补贴给企业,而是补贴给职工。例如,企业工资支出中用于五险一金的35%费用,政府可以承担10%,企业承担20%,而职工承担5%。这种情况下,企业用工成本过高的现象就能化解,市场活力也会相应提高。 新京报记者 李婷婷
★案例
“劳动者仍处弱势地位”
刘畅(化名)在一家出版公司做编辑,入行已有3年。这三年来,她的税后工资已经从4000多元涨到6000元,社保也会随着工资涨一些。
刘畅认为,工资刚性增长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不准确,“物价也在上涨,但生活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花销仍比较紧张”。
对于公司提供的培训机会,刘畅表示,出版行业对培训有硬性规定,所以每年都会有员工培训,“但培训课程的质量不高,对业务能力提升的帮助有限。”
此外,刘畅还介绍,现在公司的社保和公积金几乎都是按最低标准交的,按照目前公积金的缴纳水平,买房时不能按最高标准贷款。“我之前在的公司甚至只交三险一金。我觉得劳动者仍处于弱势群体,尤其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刘畅说。
对于劳动合同法要修改,刘畅希望能够增加休息天数,“北京通勤成本真的太高,并希望条款能更考虑女性职工的特殊情况。”
“用人成本高没资金培训”
马晓辉是一家私企的老板,开公司已经十多年,公司20多名员工。马晓辉认为,现在员工社会保险的开支比较大,根据要求,缴纳的金额每年以8%-10%幅度递增,不仅必须要交还要每年增加,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负担。
据马晓辉介绍,每个月公司要给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平均1000多元,员工的工资在五六千之间,人力成本占公司收益的至少50%以上。
在员工培训方面,马晓辉表示,由于目前人力成本已经很高,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到员工培训上。
马晓辉希望,能够尽快降低企业缴纳社保的比例,减少企业的人员开支,“现在经济不景气,很多企业都在裁人。我的员工已经跟了很多年,所以现在宁可收益少点,没有降薪或裁员打算。” 新京报记者 沙璐
[责任编辑:陈健]
相关阅读
- (2015-01-07)媒体称劳动法不适应现实要求 专家吁完善集体协商
- (2014-12-04)张高丽会见委内瑞拉部长会议副主席兼财政部长托雷斯
- (2015-03-17)张高丽会见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
- (2015-03-20)财政部长楼继伟:亚投行将于年底前成立
- (2015-03-26)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将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