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在南海“安全地玩” 如何闷声发大财?

2016-07-05 22:51:48 来源: 凤凰资讯

0浏览 评论0

马来西亚如何在南海闷声发大财?

马来西亚方面拍摄的中国海警船1123号

今年2月13日,据马来西亚《东方日报》报道,马来西亚国防部部长希沙姆丁确认中国的一艘巡逻船停靠在沙捞越北部美里海岸84海里的南康暗沙海域外,并称“马国寻求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当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南海局势升温,目前马来西亚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反对声音。

马来西亚在安全上秉持这一态度,一方面与马来西亚海军兵力不足有关,另一方面,马来西亚也要面对诸如海盗、走私、绑架、恐怖主义、违法捕鱼等问题,另外其邻国印尼和菲律宾也常常进入争议海域,实在是捉襟见肘。

总体来说,在这样的政策基调下,马来西亚得以闷声发大财,与菲律宾形成了鲜明对比。南海部分产量最佳的石油地储备位于马来西亚沙巴州和沙捞越州离岸,属于马属婆罗洲。

这些油气板块提供了马来西亚政府收入的1/3。而且作为,一个典型的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在大马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现“2020 宏愿”国家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口石油的70%来自南沙海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来西亚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比如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与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国际石油公司一起合作,在南海开采碳氢产品。2014年,这些公司组成的国际能源联盟还获得了重大勘探发现。

2011年,马来西亚提出在争端解决前通过成立特设机构实现共同开发、资源共享的建议。这也是其南海政策和平、务实和积极特点的具体体现。

此外,马来西亚“闷声发大财”还表现在,马来西亚在和文莱于2009年3月曾通过换文谋求解决其海洋和陆地边境争议。双方最终同意在两个地块联合开发石油和天然气。2011年仍存在岛屿主权争议的马来西亚和印尼已经在2011年1月初就合作勘探靠近南沙群岛的婆罗洲西海岸海域油气的计划达成共识,两国运用双方的经济资源,进行互补互利的合作计划。

这一模式是否会应用在中马关系中,不得而知。

[责任编辑:陈健]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