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研究发祥地原子能楼被拆毁 老院士曾呼吁保留
2016-06-22 15:09:50 来源: 澎湃新闻
0浏览 评论0条
6月22日上午,原子能楼现状。
记者打通中科院相关领导电话询问此事。几位曾参与研究处理此楼的领导均称不分管或不了解此事,让联系中科院传播局。记者打通传播局电话,一位工作人员说不清楚情况,让记者走采访程序,表示会逐级请示。一位领导称,“此事很敏感”,下午院领导已就此事召开临时会议。而纳米中心领导下午也一直未接记者电话。
记者多方打听到,中科院曾讨论过原子能楼整体或部分保留的可行性。但若将原子能楼作为纪念设施改造或整体移动,申报难度大,审批许可周期也将非常长,会影响纳米中心新建项目的进度。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相关负责同志透露,该楼拆除手续齐全完整,合规合法,但是该楼有独特的历史价值,院办也多次开会研究其保护方案。现在的方案是将老楼拆除,但将保留一面南墙并嵌入新楼,同时保留老楼西配楼中加速器这一重要设备。
共和国核科学的发祥地
原子能楼没有被认定为文物,为什么要保护?“中关村是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后选定的‘永久院址’,1953年建成的原子能楼是中关村的第一座现代化科研设施。”中科院院史研究室原主任樊洪业将其称之为“共和国科学第一楼”“中国核科学的发祥地”“中国原子弹的起点”。
樊洪业认为,原子能楼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历史地标意义和不可再生的历史文物价值,不能当作普通楼房对待,不能简单地以可否使用来衡量其价值。
“如果要论中关村、中科院历史文化价值,再也找不到第二栋楼能与之相比。”一位中科院的老人说。
该楼曾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楼。科学院原副院长吴有训曾兼任该所第一任所长,钱三强任副所长,一年之后任所长。
1951年5月,钱三强亲赴中关村测勘物理所楼址,同年10月底工程破土动工,1953年底大楼竣工,钱三强所长带领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于1954年元月从东皇城根迁址到中关村。
[责任编辑:陈健]
相关阅读
- (2016-05-30)陈能宽先生病逝 23位“两弹一星”元勋尚有6人健在
- (2014-04-03)京津冀一体化保定“副中心”遭否 房价仍狂飙
- (2014-04-03)河南邓州原市委秘书长养情妇牵出受贿案 被判12年
- (2014-04-03)广东惠州村干部拎12万赃款“自首”5月未果
- (2014-04-04)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后82人落马 含9名省部级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