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泉州古船建造技艺 沿用传统设计的峰尾福船(图)

2016-12-02 15:46:25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沿用传统设计的峰尾福船

吴拏云 刘宗训 文/图

泉州“福船”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流载体,曾向海内外输送物质文明和文化产品,传播亲诚与友善。早在宋元时期,泉州造船业就已勃兴。1974年泉州湾后渚港出土的宋代远洋货船残体,以及1982年试掘的泉州法石宋代古船,都可证实宋、元鼎盛时期泉州所造的木帆海船,已采用成熟的古式官船“船壳法”建造技艺及普遍使用的水密舱结构。在泉州的造船史上,泉港区峰尾的“黑舶五青案”(又称“五枪堰”)船型备受瞩目,这种独特的古式渔航商船同样是福船的一种,在古代深受各国商人及海内外造船同行的青睐。而最擅长建造“黑舶五青案”的师匠,来自于泉港峰尾黄氏造船世家。

解密泉州古船建造技艺

造船师黄初宗精心制作“福船”船模

峰尾黄氏造船 技艺源远流长

据泉港《圭峰黄氏族谱》记载:“明代峰尾建城时,仅城内一族,黄氏造船首执斧者达99人之多,分布于圭峰、沙格、崇武、连城(黄崎)等地造船、修船。”

峰尾黄氏造船 (“福船”制造技艺) 的一代宗师黄源修出生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因为家族长守滨海半岛,黄源修自小就酷爱观察海上往来船只,制作各种古船模型,长大后更是不断实践造船并研修技艺,故其造船技艺精湛。通过家族代代传承的方式,黄源修的造船技艺也得以流传于世。

明永乐年间,“三保太监”郑和受命下西洋之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造船和组建船队的艰巨任务。时任船队“忠武卫”的黄参(福建长乐塘屿人),向郑和力荐圭峰黄氏造船世家黄源修的后裔参与组织、策划造船工程,并由黄氏负责船艺设计、工程规划、材料统筹、监匠训导等主要工作,使黄氏造船人最擅长的古式“船壳法”及水密隔舱、“五枪堰”船型制造技艺得以全面发挥。黄氏造船人夜以继日地带领工匠们挥汗施工,终于建造出了郑和船队62艘远洋船中最大的几艘远洋木帆船。据载,其中最大的船长44丈(约为145米),宽18丈(约60米),九桅九帆。在1405年至1433年这28年间,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打通了中国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上交通,为世界航海业的发展和中国同各国的经贸、人文交流做出巨大的贡献,而峰尾黄氏造船人为此呕心沥血,挥斧洒汗,同样功不可没!

解密泉州古船建造技艺

黄氏世泽绵长,传至130世的黄华、黄都、黄郁兄弟三人,尤以黄都的“福船”制造技艺最为高超。1656年,黄都受聘于郑成功,为其准备北伐和东征的战船,并筑演武亭;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施琅复任福建水师提督回到厦门后,夜以继日地整船练兵。此前,黄都已被清廷任用为“道宪厦厂军工匠首领”,为福建水师造船、修船,并主持监造新战船事务。黄氏造船人打造的战船,也为后来施琅收复台湾做出了贡献。

峰尾黄氏造船世家建造的“黑舶五青案”近海远洋木质海船,不仅具有独具一格的传统造船技艺,而且在航海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泉州宋代古船出土40年 珍贵文献再现挖掘保护

泉州宋代古船出土40年 珍贵文献再现挖掘保护

40年前,泉州湾宋代古船挖掘出土,震惊中国世界。泉州市民蔡其呈在地摊上收集到的这批宝贵的文献资...更多

2014-04-07 17:50:00
泉州爱尔眼科多方联动   为糖网患者齐控“糖”

泉州爱尔眼科多方联动 为糖网患者齐控“糖”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目前已经成为全球20岁至60岁成年人最主要的...更多

2020-11-17 17:28:11

为民办实事 泉州市拟新增逾1230个停车位

记者从泉州市住建局获悉,日前全市有9个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公示,拟列入2020年省为民办实事项...更多

2020-04-17 08:50:16
泉州市区空地被占用停满网约车 部门:暂时被租用停放

泉州市区空地被占用停满网约车 部门:暂时被租用

泉州市民反映用于停车的空地位于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后方。记者在现场看到,空地用一道铁栅栏隔开,...更多

2019-07-29 09:46:44

泉州台商区城管分局开展封闭式军训 强化队伍建设

泉州网7月19日讯 (记者李心雨)军训是完成城管执法任务、提高队员能力素质、抓好队伍作风和勤政廉政...更多

2019-07-19 09: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