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钧:知识分子政策大转弯

2016-05-31 09:55:18 来源: 财新网

0浏览 评论0

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因病于2016年5月31日凌晨1时17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74岁。下文为保育钧的一篇旧闻,2009年10月12日刊发于财新网。

保育钧:知识分子政策大转弯

保育钧资料图片

保育钧:知识分子政策大转弯

保育钧|文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项工作都在恢复之中。其中,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为挨整的知识分子平反,尤为困难。过去,在政治环境稍微宽松时,也曾为他们“脱帽加冕”,但是,党内起支配地位的对于知识分子的认识还是“臭老九”,认为是资产阶级的,是“团结、教育、改造”的对象。当时,刚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主动要求管教育和科技,他和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胡耀邦一起,不顾反对声浪,坚定地为知识分子正名。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这篇署名为“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就是我根据当时胡耀邦的两次发言整理而成的。此后,全国开始了规模浩大的为知识分子正名的浪潮,大批知识分子得以重用。

两次座谈会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发表在1979年1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的社评栏。全文共7000多字。文章的实质内容,就是放弃“团结、教育、改造”这一陈旧的知识分子政策方针,代之以“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在当时是一个大转弯。

为什么要这么变?文章的理论立足点就是马列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我们的方针。知识分子的实际情况早已发生了变化,过时的方针怎能不变?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针对旧社会过来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过去采取的“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提出来的,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解放30年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队伍发生了根本变化,政策也应该随之改变,这就是第二部分内容,即知识分子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经过改造,他们已经成为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那么,为什么党内许多同志还不能认识这一点,改变知识分子政策呢?第三部分说明了政策滞后的原因,就在于林彪、“四人帮”的“极左”流毒还没有肃清,以及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有些干部以“大老粗”为荣。这些思想都应该摒弃。因此,第四部分提出,要切实把知识分子当成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抓紧时间为他们正名,并采取“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的方针政策,让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这篇文章,是根据耀邦同志1978年10月10日和11月4日的两次会议发言整理而成的。当时,他以中组部部长的名义,召集部分省市的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召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座谈会。会议规模很小,地点就在翠明庄中组部招待所,房间不到100平方米。耀邦和大家坐在一起,边讲话边抽烟,丝毫没有领导架子。他声音洪亮,语气坚定,慷慨激昂,气氛十分融洽。

两次会议我都参加了,第一次意识还不强烈,第二次再听,我就觉得问题的重要性了。我就以两次会议的记录稿为依据,着手写成初稿。在征求了部分同志的意见后,以“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为题,送耀邦审阅。他作了少许修改,可惜具体内容已记不清了。大概送审了两次,前后经历了一个多月。1979年1月3日晚上,先在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上刊登,次日再以“本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当时汪东兴主管宣传工作,他是坚持“两个凡是”的。《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想有所突破,又不能被他抓住“辫子”,不违反“纪律”,就只好用“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当时报社和耀邦同志之间已经达成某种默契了。现在翻开《人民日报》,从1977年到1980年的一些重要文章,许多是以这样的形式发表的。

《理论动态》也是耀邦当时掌握的一个重要阵地。这篇文章在《人民日报》和《理论动态》上,其实是同一天面世的。《人民日报》总编辑胡绩伟看到这篇文章后就说,“今天晚上就用!”后来得知,汪东兴对这件事是很有意见的。不过,1979年元旦以后,耀邦就去当中宣部部长了。

[责任编辑:陈健]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