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三项目跻身第四批国家级非遗 总数达30项

2014-12-04 22:04:10 来源: 今日泉州网

闽台东石灯俗

元宵节挂灯、赏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活动,可是在晋江的滨海小镇东石,却由于海峡两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缘关系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闽台东石灯俗源于何时,无从稽考。只知盛于民国期间,但是它那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的习俗在全国却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该活动由民众自发组织,依托东石三公宫(嘉应庙)举行,主要活动范围在晋江市东石镇和台湾布袋镇东石乡。台湾的乡亲一般提前派人回乡,于正月十三到三公宫祭祀“三公”,并把代表过去一年台湾乡亲中成年男子的宫灯数带回来,再把故乡的宫灯数捎回台湾。

闽台东石灯俗于每年正月十三开始,为期三天,闽台两东石上一年新结婚的新郎官都必须于正月十三前把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三公宫”里,“三公宫”内除各新婚夫妻送来的宫灯外,还要由公家定制一盏大红绣球灯挂在正中。在元宵夜的午夜时分,各新郎官齐集三公宫,在主事者通报今年台湾及本地的宫灯数、共庆两岸人丁兴旺后,就开始举行数宫灯活动的重头戏“卜灯”:即新郎官们按送灯的次序在三公爷座前掷“信杯”(一阴一阳为一杯),掷得杯数最多的可以迎回中间的那盏大红绣球灯,因为此灯代表着在新的一年里迎回者会“出丁”(生男孩),因此迎回者的叔伯兄弟、亲族都会赶来帮忙,大放鞭炮,用大红甲吹迎回,挂在厅中。随后,各人也将新娘陪嫁的宫灯迎回家挂在新房内,祈求三公爷保佑婚姻幸福美满,早生贵子。台湾乡亲代表也参与“卜灯”,若掷得大红绣球灯,十六日得专船送回台湾,本地则必须出动“蜈蚣阁”进行欢送。此俗称为元宵节数宫灯。

图自网友:老缺

图自网友:老缺

晋江“嗦罗连”习俗

“古代时,每年到了端午节前后,经常是雨水连绵,导致蚊虫非常多,卫生环境不好,容易发生温疫,人民群众就只好寄希望于龙王。一是因为五月初五是龙王的生日,龙王可以呼风唤雨;二是我们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所以就请龙王来为世人驱邪、消灾。”今年已经76岁的颜昌瑞是“嗦罗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讲述了“嗦罗连”的由来。

“嗦啰嗹”也称“采莲”,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汉乐府即有《采莲曲》。至今保留历代宫廷“采莲舞”遗迹,所唱“嗦罗连”褒歌与古代佛教、道教、戏神平安咒语同出一源。解放前曾广泛流传于晋江、泉州老城区、南安、惠安等各沿海地区。1987年“嗦罗连”被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一书。2008年6月8日,“嗦罗连”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晋江安海是泉州乃至全国唯一保留“嗦罗连”舞“采莲”这一民间习俗的乡镇。

“采莲”仪式以采“头莲”最为讲究,一般得提前一天放名帖做准备。是日,主人闻声早早等候在门口,“采莲”队迎入厅堂后,先将“嗦罗连”头置佛龛前,燃香灼奉敬。执“采莲艾旗”者则在《嗦罗连》歌声中口呼吉祥语,以长竿“采莲艾旗”在厅堂梁间来回挥动,有的还将另一小旗交由主妇自入内室四处拂扫,谓为避邪消灾。之后主人家取出备好的红包酒米劳谢,“花婆”则从漆篮内取出香花、“嗦罗连仔”、“孩儿仔”等回赠主人家。

蟳埔女生活习俗

蟳埔女爱戴花。从孩提起,蟳埔女就把头发留长,成年后将秀发盘于脑后,梳成圆髻,然后再穿上一支“骨髻”,另用茉莉、素馨等鲜花串成花环,少则一二环,多则四五环,圈戴在脑后,俗称为“簪花围”,争奇斗艳。历史上蟳埔女所戴鲜花,来自附近云麓村。该村原是南宋阿拉伯人泉州提举市舶蒲寿庚的私家别墅“云麓花园”,园中的茉莉花、素馨花等奇异花卉系从西域引进延续至今,洋溢着海洋文化气息。蟳埔女的骨笄保留了古代“骨针安发”的本意,系全国独有的“活化石”。

蟳埔女的婚俗保留着传统的闽南风情习俗,从订婚到结婚都离不开分赠鲜花,且“半夜出嫁”的婚俗别具一格。结婚的衣服,蟳埔女一辈子只穿一回,婚后就收拾起来压箱底,直到走完人生路,才又穿着入葬。蟳埔女居住的蚝壳厝具有抗风防水、冬暖夏凉、墙体坚固的特点,适宜海边多风潮湿的气候环境。

蟳埔女的生产习俗多常年从事内海养殖和捕捉鱼虾、到市场摆摊卖海鲜等,蟳埔女的宽筒裤特色就适应便于海滩上劳作,捲起裤筒不弄湿裤子,挑担行走又轻松自如,体现了海边生产劳作需要的实用价值。

蟳埔女生于海、长于水,天天与水打交道,最信仰海上女神妈祖,每年农历三月初九日的“妈祖巡香”祭祀仪式成为一个盛大的民俗活动,保留较为完整。

蟳埔女习俗历经漫长的历史,随时代更迭曲折发展,但不管怎样,都能因特定的劳动形式和生活环境,由母教女,婆传媳,世代相传。

标签: 泉州非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卢侨生]

相关阅读

南安桃源村上报一批非遗项目 八旬婆婆跳踢球舞

南安桃源村上报一批非遗项目 八旬婆婆跳踢球舞

昨天上午,十几位爱跳舞的婆婆,顶着烈日,跳起舞来,她们正为申报非遗项目拍照片而跳。不论是踢球舞...更多

2014-08-30 08:54:45
泉州非遗传承人赖传义珍藏400古籍 传唱道教音乐

泉州非遗传承人赖传义珍藏400古籍 传唱道教音乐

50岁的赖传义也很难说清楚,祖上究竟有多少代与道家结缘,他是泉州2014年第四批道教音乐市级非遗传...更多

2014-08-21 09:31:26
泉州新增36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涵盖类别众多

泉州新增36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涵盖类别众多

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泉州有36人获此殊荣,至...更多

2014-06-15 10:02:35

泉州木偶雕艺传承:从门庭若市到等待政府选派人才

泉州木偶艺术不仅历史悠久声名远播,而且闯出了与现代传媒技术融合的新路子,它的传承也就成了一个...更多

2014-06-12 15:33:36
泉州打城戏传人洪球江辞世 从艺八十载最年长

泉州打城戏传人洪球江辞世 从艺八十载最年长

5月28日中午,带着对打城戏一辈子的热爱,打城戏首批省级非遗传承人洪球江在晋江英林清内村的老宅中...更多

2014-05-30 08:55:40
永春医生藏万件非遗文物 四处奔走筹办私人博物馆

永春医生藏万件非遗文物 四处奔走筹办私人博物馆

永春医生收藏万件非遗文物,目前四处奔走筹办私人博物馆,藏品包括民国永春商务分会成立时孙中山批令...更多

2014-04-19 09: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