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三项目跻身第四批国家级非遗 总数达30项
2014-12-04 22:04:10 来源: 今日泉州网
泉州李尧宝刻纸
泉州剪纸艺术始于唐而盛于宋。刻纸由剪纸发展而来。光绪十八年,泉州刻纸业十分兴隆,出了不少名师,刻纸作坊有数十家,及至艺术上获得重大突破的,是已故的著名刻纸艺师李尧宝。
李尧宝(1892年-1983年),字国富,出生于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棋盘园,他能刻善画,全面继承了泉州刻纸技艺,而且汲取剪纸、堆塑、贴瓷、木刻、雕版、建筑、彩绘等艺术营养,拓展题材,讲究构图、意象、线条和装饰性,创造性综合运用描、剪、刻、剔等手法,刀法遒劲细腻,线条极富韵律。
他所创作的阴刻图案,既是实用的油漆画工具又是观赏价值很高的刻纸艺术作品。20世纪20年代初,李尧宝应用刻纸技法镂空刻制油漆画样稿的办法创造出阴刻图案,深受油漆画同行的称赞并采用,还被广泛运用到了印花布、刺绣、木刻、石雕等行业,当成工业纸模。195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尧宝刻纸集》,风行海内外,一时洛阳纸贵。
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
乌龙茶制作技艺,是各类茶制作精华,是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乌龙茶既保留了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是半发酵的茶叶,其制作技艺工序复杂、条件要求高,被誉为世界最精湛的制茶技术。铁观音茶是乌龙茶中的珍品,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走过了漫长的数百年,迎来了全面保护与弘扬的崭新时代。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安溪茶农吸取了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茶原理,结合安溪铁观音的实际,创造出一套乌龙茶铁观音“半发酵”的独特制茶工艺,并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采用灵活的“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
历经代代茶人手手相传,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薪火日盛,制作工艺日益成熟,由最初的脚揉手捻,发展为现在的采摘、初制、精制三大部分。其中初制含晒青、揉捻、烘干等先后十道工序;精制部分含筛分、烘焙、包装等六道工序。
标签: 泉州非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卢侨生]
相关阅读
-
-
南安桃源村上报一批非遗项目 八旬婆婆跳踢球舞
昨天上午,十几位爱跳舞的婆婆,顶着烈日,跳起舞来,她们正为申报非遗项目拍照片而跳。不论是踢球舞...更多
2014-08-30 08:54:45
-
-
泉州非遗传承人赖传义珍藏400古籍 传唱道教音乐
50岁的赖传义也很难说清楚,祖上究竟有多少代与道家结缘,他是泉州2014年第四批道教音乐市级非遗传...更多
2014-08-21 09:31:26
-
-
泉州新增36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涵盖类别众多
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泉州有36人获此殊荣,至...更多
2014-06-15 10:02:35
-
泉州木偶雕艺传承:从门庭若市到等待政府选派人才
泉州木偶艺术不仅历史悠久声名远播,而且闯出了与现代传媒技术融合的新路子,它的传承也就成了一个...更多
2014-06-12 15:33:36
-
-
泉州打城戏传人洪球江辞世 从艺八十载最年长
5月28日中午,带着对打城戏一辈子的热爱,打城戏首批省级非遗传承人洪球江在晋江英林清内村的老宅中...更多
2014-05-30 08:55:40
-
-
永春医生藏万件非遗文物 四处奔走筹办私人博物馆
永春医生收藏万件非遗文物,目前四处奔走筹办私人博物馆,藏品包括民国永春商务分会成立时孙中山批令...更多
2014-04-19 09: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