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三项目跻身第四批国家级非遗 总数达30项

2014-12-04 22:04:10 来源: 今日泉州网

泉州市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泉州市清水祖师信俗、端午蚶江对渡习俗、永春纸织画榜上有名。

市文广新局社文科谢万智科长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选,在全国范围内送评的项目多达4000多个,仅有191项最终入选。加上此次新增的3个项目,目前泉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项目共有31项,在全国地级市当中排行前列。

人山人海拜祖师

人山人海拜祖师(图/东南早报)

清水祖师信俗的发源地——安溪清水岩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清水祖师信俗由此而流布于闽、粤、浙,台港澳地区以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国家,形成了一个逾1亿人口的“清水祖师信俗”文化圈。

清水祖师信仰,因千百年积淀,内容十分丰富。其历时900余年,跨越了古代、现代、当代三个历史阶段。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正月十一开始清水祖师开春游行,整个游行队伍将走遍清水岩山下的各村庄,队伍蔚为壮观。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是众多海内外游客观赏参与的热点。

泼水节已经举办多次(柏峰/摄)

泼水节已经举办多次(柏峰/摄)

石狮蚶江的闽台对渡(海上泼水节)习俗,是一项独特的端午节民俗活动。

蚶江位于石狮市北部的泉州湾南岸。明清时期,蚶江是中国大陆与台湾通航通商的中心码头,特别是清政府诏令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后,海上交通贸易繁荣兴盛。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政府在蚶江设正五品海防官署,统辖泉州一府五县的对台贸易。矗立在当年海防衙门遗址的《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又称“对渡碑”,是海峡两岸对渡通航的历史见证。碑文称:“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蚶江有郊商百余家,对渡船只三百余艘。每逢端午节,对渡船只相互追逐泼水,交融情谊,互祝吉祥。

 永春县纸织画老艺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周文虎在绘制纸织画草图

 永春县纸织画老艺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周文虎在绘制纸织画草图

周文虎将纸织画黏合在编制架上,准备进行编织。

周文虎将纸织画黏合在编制架上,准备进行编织。(图/泉州晚报)

永春纸织画是一种融编织工艺和绘画艺术于一体的工艺画,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制作时用特制的裁刀将宣纸上绘好的图画裁成2毫米宽的细纸条,头尾不断,作为经纸条;再将白色宣纸切成宽度相等的细纸条,作为纬纸条;然后用特制的织机,双梭交穿,将经、纬细纸条织成经纬隐现,纸痕纵横的纸织画;最后,根据画面需要,填补颜色,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永春纸织画创始于隋末唐初,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标签: 泉州非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卢侨生]

相关阅读

南安桃源村上报一批非遗项目 八旬婆婆跳踢球舞

南安桃源村上报一批非遗项目 八旬婆婆跳踢球舞

昨天上午,十几位爱跳舞的婆婆,顶着烈日,跳起舞来,她们正为申报非遗项目拍照片而跳。不论是踢球舞...更多

2014-08-30 08:54:45
泉州非遗传承人赖传义珍藏400古籍 传唱道教音乐

泉州非遗传承人赖传义珍藏400古籍 传唱道教音乐

50岁的赖传义也很难说清楚,祖上究竟有多少代与道家结缘,他是泉州2014年第四批道教音乐市级非遗传...更多

2014-08-21 09:31:26
泉州新增36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涵盖类别众多

泉州新增36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涵盖类别众多

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泉州有36人获此殊荣,至...更多

2014-06-15 10:02:35

泉州木偶雕艺传承:从门庭若市到等待政府选派人才

泉州木偶艺术不仅历史悠久声名远播,而且闯出了与现代传媒技术融合的新路子,它的传承也就成了一个...更多

2014-06-12 15:33:36
泉州打城戏传人洪球江辞世 从艺八十载最年长

泉州打城戏传人洪球江辞世 从艺八十载最年长

5月28日中午,带着对打城戏一辈子的热爱,打城戏首批省级非遗传承人洪球江在晋江英林清内村的老宅中...更多

2014-05-30 08:55:40
永春医生藏万件非遗文物 四处奔走筹办私人博物馆

永春医生藏万件非遗文物 四处奔走筹办私人博物馆

永春医生收藏万件非遗文物,目前四处奔走筹办私人博物馆,藏品包括民国永春商务分会成立时孙中山批令...更多

2014-04-19 09:54:09